小的时候,总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最幸运的人。长大以后才明白过来,只要自己不是最倒霉的那一个,就该捂着嘴偷笑了。小的时候,总以为自己会长成一株水仙,一朵玫瑰,甚至开成一朵牡丹花。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连株薰衣草都不是,只是山中小径边的一株二月兰。无人欣赏无人喝彩,静静地开,默默地落。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二月兰也有春天。

二月兰不可以有自我。只有湮没在花海里,普通得就像一滴水汇入河流,它的生命才会变得有意义。

细碎的,也可以是灿烂的,碎花也可以盛放,看到那种力量了吗?


有人说,二月兰是精灵的印记。她们的裙摆扫过,就会在路边开出成片粉紫的二月兰。

这样的森林小径,谁能肯定没有精灵走过?

有风的时候,成片的二月兰波浪一样起伏,就像美人的呼吸。有时会有一圈圈旋转的气流,携着落花和碎叶,欢快旋转着掠过花海,那是精灵在起舞吧,脚步轻盈,衣裙漫飞。


树下的二月兰,总让人有一种要铺上红格子桌布,然后摆满食物的冲动。如果摆好斑驳的旧木餐椅,直接演绎爱丽斯的下午茶时光吧。

我的秘密花园里,必然是一年四季都铺满粉紫的二月兰的。那样会真的很童话。

奇怪地是,二月兰让我想到的是朴实的中式面包:馒头,历史上称为蒸饼的。馒头就是一种朴实在像二月兰的一种食物。朴实,又让人难以割舍。
能做出再多种花样的食物,最常吃的其实只是很简单的那几种。会再多种面包的制作方法,也不要忽略我们的中式面包:馒头的做法。
适合带着去树林里欣赏二月兰的,应该是一袋自制香辣烤馍片。


至于馒头,曾经苦恼地对MM说,我会做面包,却做不出像样的馒头。不过现在可以说,嗯嗯,我基本上会做馒头了。一点不比做面包简单。


还是像其他人一样简单地说吧:500克富强面粉(或400克富强面粉,100克玉米面粉),加2.5克酵母粉拌匀,再加280克左右的温水和成面团。面团揉至表面略光滑,放容器盖湿布发酵到极限大:等面团膨胀成原体积的3-4倍,并从圆顶形变成水平状,高度开始下降的时候,可以停止发酵了。期间要让面团吐气2-3次。长时间缓慢的发酵可以使馒头的味道变得更好一些。发酵成熟的面团重新变软,需要加适量面粉揉至适量的硬度,馒头才能成形。一边加入面粉,一边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硬度适中,再均等分成六份,拢成圆球形。如果手劲不够,可以将大的面团均等分成所需要小份再揉,会比较容易揉至表面光滑。只有揉至面团表面光滑,才能保证把面团中因为发酵产生的气体基本排除出去。只有把这些气体排除出去,才能保证蒸出的馒头有细腻均匀的气孔。可以说做馒头的关键就在这两点:充分的发酵,充分的揉匀。面团揉好后就简单了,放蒸锅静置5-10分钟后,大火蒸20分钟左右就熟了。关火后焖3分钟左右再开盖。
为什么说这是像其他人一样简单地说呢:因为绝大部分的馒头做法都描述简单,事实是真的没那么简单,这里面的变数太多。有可能正因为这是中式面包,就像中国菜一样,基本上都靠经验和体会,无法用数字来定量。试做过以后,更加确实,真的只能这么简单地说。其余的就要看个自的修行。
除了香辣烤馍,中式面包还可以有西式的吃法:烤至两片金黄,然后涂抹果酱。馒头吐司?

曾经向往过很多。
不过现在,很高兴自己只是一株吃着馒头片长大的二月兰。带一身中式乡土气。轻喜,无欲,慢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