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
星期日
早上陪完小宝,练习了体能和空挥,上午陪大儿子锻炼身体,中午陪他一起吃饭。下午去鸿华练球,今天练习了650个球,其中有300多个球是短杆的练习。
今天全挥杆主要练习的是铁杆和木杆。昨天我提到了挥杆下杆过程中的制动,关于挥杆过程中制动的问题,其实我以前曾经提过好几次。
制动的概念在下杆的过程中是这样:当我们上杆到顶点后,肩、双臂、手、还有球杆,完全保持住它上杆时的形态。这时候胯部开始转动,胯部转动带动上身也转动。这个过程中,肩、手臂、还有球杆的形态尽可能保持顶点时的状态,当胯部转到将要面向目标时,突然停止转动,或减慢转动,这样双肩会加速转动,由此带动双臂或杆头加速下行。在这个过程中,肩和手臂都不会主动加力。
用通俗的物理原理说:这是近端制动,远端加速。适用的物理原理是角动量守恒原理,还有个名词叫做肩胯分离。
在胯部制动后,本来胯和肩一直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但是在胯部制动后,肩和胯开始分离。如果这时候不能很好的分离,会大大减小肩部转动的速度。关于下杆时的原理,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好几次都因为练这个动作腰部受伤,反醒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过于强调胯部的快速拧转。
在这个地方,胯部的动作说得更通俗一些,实际上是抖胯。因为过去胯部的启动过于发力,造成腰胯部压力太大,而造成受伤,但因为由胯部启动、制动这样的方式来下杆,能大大减少手臂在下杆过程中参与的程度,会让挥杆更加稳定。
但是因为腰部受伤的原因,现在的挥杆动作没有做出很好的制动,由此而造成过早的起身和高收杆。现在我考虑在下杆过程中,不要太猛烈的让胯部来启动,这样不会获得太高的杆头速度,距离也会比较近。
但这样的挥杆动作仍然会获得稳定的距离和方向,我想这个冬天基本的方向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练球。
我的一号木挥杆动作,正面和侧面。通过有意识的制动练习来挥杆动作更加流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