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
星期二

球童(156号)和我
早晨起来练习了体能和空挥,然后赶去万柳球会。今天先在练习场做了热身练习,练习了差不多150个球。
今天练完球后,还是一个人下场,从1号洞出发。上午时,风还不是很大,到了中午,风力突然增加,阵风应该超过了五级。在下场的时候,也提醒自己要关注风的影响。
这场球的成绩是95杆,前9是+9,后9是+14。打了4个PAR,10个+1,1个+2,1个+3,2个+4,有4次标准ON,开球上球道率不到50%,总共38推,有4个3推,2次一切一推。
今天在前9洞时,打得还是比较谨慎,基本上没有出现太大的失误。到了后9,我感觉难度比前9要小一些,思想上有些松懈,出现了比较大的失误,打出了2个+4。在605码的5杆洞,我正好让球童把整个打球过程拍下来,这个洞我打出了+4的成绩。
打到后面,感觉非常冷,推杆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手有些冻僵了,也不太敢恋战,推得确实不太理想,今天推出了38推。
下完场后,又回到练习场,泰勒梅公司寄给我的1号木、3号木、5号木也到了,我把它拿到练习场,连好TRACKMAN的设备后,我也想测试下新球杆和老球杆数据上的差别。
我分别用R1的1号木、SLDR新的1号木进行了测试。当时我要求杆身是S硬度的,杆面的角度是9.5度,这个数据和我R1的球杆一致。从数据上来看,R1的杆头速度要比SLDR的杆头速度要快2%-3%的样子。
这个数据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从RBZ的杆头换成R1时,也做过测试,当时就发现R1的杆头速度要比RBA快。我当时也让刘钰做过测试,结论也一样。对杆头速度造成这个影响,我认为主要是由杆头的风阻造成的。
R1和SLDR的杆头容积都是460cc,但是R1的杆面面积要比SLDR小。杆面的面积小,风阻会小,杆头速度会快,击球的距离也会远,但是失误的情况也会增加。我觉得厂家给出的数据说新球杆会打得更远,其实更多是从平均距离来说的,平均距离就包含到稳定性的问题。
我认为SLDR的杆头应该稳定性会更好一些。当时为了适应R1杆头,我花了很长时间,它确实是个非常难于掌握的杆头,而SLDR的操控感明显要比R1好一些,不过我想为了适应这个杆头,也需要花一段时间练习。
另外也测试了3号木和5号木,3号木和5号木的杆头速度基本上也能达到95-98英里/每小时,这个杆头速度和1号木的杆头速度比较接近,但是距离差距非常大,今天总共练习了300个球,其中1号木练习了将近100个球。
练完球后,赶去医院看望父亲。
我在万柳第十四洞黑梯打出+4的成绩,视频是我打球的过程。
这个洞的长度是605码。当时,风是从左向右吹的,我适当瞄左一些,结果打出一个左曲,球OB。原地重打,打出一个右直球,球落在球道沙坑里。我用3号木击球,效果非常不错。球距离果岭153码,我用9号铁攻果岭,结果球落上果岭后滚到了果岭左侧的沙坑里。随后,我用58度挖起杆救球,距离大了8码。8码的上坡推推小了,还剩下1.5码,线看错了,球没有进,推过了,不到一码的距离推进了。这个洞5上3推,+4.

以上是SLDR球杆的数据。
以上是R1球杆的数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