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高段语文作业批改与反馈的改进

(2011-01-07 20:31:43)
标签:

杂谈

小学高段语文作业批改与反馈的改进

 

一、问题呈现

【镜头一】下课了,老师还在讲台上埋头批改作业,时不时叫学生上来订正。其他学生也“自律”地坐在教室里做作业,一脸无奈……

【镜头二】办公室里,几个语文老师边批作业边抱怨:“高年级作业怎么那么多啊,批都来不及!”“是啊,批好了哪有时间去当面找学生反馈哪”!“这个作文真是太麻烦了,好不容易写好的评语不知道学生会不会仔细看”……

【镜头三】放学了,很多老师大包小包地把作文本、日记本、考卷带回家批改……

……

这些情景,我想每一个高段语文老师都不会陌生。这些老师对学生,对工作都极负责任感,师德高尚,是广大教师学习的好榜样。学校也时常会表扬这些兢兢业业完成工作任务的老师,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小部分老师,为了批改的简单而布置很少的课外作业,根本不能满足高段学生的语文需求,致使学校在进行常规检查时要经常性的对这些老师提出批评。其实,无论是赏识也好,批评也罢,我们是否都应该深层次的反思一下:新课程下高年级语文作业批改的实效性到底如何体现?反馈机制是否有效?学生通过作业是否有真正的提高等等。

二、问题归因

许多老师叫累,说作业来不及批改和反馈,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方面:一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自己布置的作业确实太多,工作任务重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教师自己造成的,即教师的很多劳动是低效的。有些教师辅导学生、批改作业时间都比别人多,而教学的成效却不比别人好,主要原因是低效环节占用时间过多,诸如无效的讲解、机械重复的练习、无探究意义的问题以及过度的发散等消耗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如果想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作业实效,就要改进作业批改与反馈的方法,避免无效劳动,让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理论依据

1.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是教师迅速准确地得到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得到学习效果信息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对学生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质量好坏显得尤为重要。

2.再精心布置的作业,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批改和反馈,那么一切作用都是空谈。这不仅会减弱学生对完成语文作业的兴趣,会削弱教师的学科威信,更会助长学生应付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三、改进过程

1.现状分析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任务艰巨,涉及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议等各个方面。新课程要求语文训练形式丰富多样。由此,我们的教师就会精心设计、布置一些语文作业。练习种类涉及广泛,内容扎实具体。根据笔者多年高段语文教师经验,一般老师们会布置以下常规作业:预习新课、课堂作业本、听写词语、背诵课文、每个单元大作文、日记接龙、周记、课外阅读等,零零总总也要10项左右,而且有些是天天要完成的。很多老师说,能勉强按时批改完已经很不错了,反馈和面批好象根本没有时间。见下表一分析为例:

小学高段语文作业批改与反馈现状(表一)


批改 

反馈

预习新课

课堂作业

听写词语

背诵课文

单元作文

日记接龙

每周一记

课外阅读

派生作业

批改形式

教师自批

教师自批

同学

互批

组长

负责

教师

自批

教师

自批

教师

自批

放任

自流

如查找课外资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一般都放任学生自己完成。

反馈形式

分数成绩或者没有

分数成绩

分数

成绩

组长汇报或者没有

评语分数成绩

评语分数成绩

评语分数成绩

基本

没有


基于上表情况,笔者分析如下:

第一:教师自己直接批改作业的时间占据很多,特别是预习作业和课堂作业本一般轮换着天天都有,日记接龙教师也必须每天自己批改。周记、大作文等更是花费大量时间的活。这样一来,教师每天除了处理一些事物性的工作,就只要埋头批改作业好了;对于背诵、课外阅读一类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那么大部分的结果就是两极分化。

第二:作业本、听写等采用分数等第来进行反馈问题不大,学生会及时改正。但是对于写作类作业再采用教师直接文字评语、分数等第来反馈,就会简化批改过程,虚化过程批改,结果是学生看都不看或者根本看不懂老师辛辛苦苦、挖空心思写下的作文评语,而简单瞄一眼成绩等第即可。那他们作业的实效性有多大就很值得考究了。

2.实施内容

或许有人说,老师自己干吗要布置这么多类型的作业,少布置点批改和反馈不是都有时间了吗?其实只有对教学工作、对学生发展负责任的语文老师才会“想”出布置这么些作业,而且笔者认为这些作业设计考虑的知识面比较广,对于高段学生来讲是学习的一剂良药,问题是该怎么服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前沿的教学理念,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特点,丰富的教学经验等。以下表二分析为例:

 

小学高段语文作业批改与反馈的改进情况(表二)


作业种类

批改形式

反馈形式

改进依据

预习新课

按学号轮着做小老师批改,每人一组,并签上姓名,以备同学咨询。

分数成绩,连续三篇课文全对的可以得一颗星,考试时抵0.5分。

签上姓名做小老师批改有助于树立责任感,得星加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了过程性评价。

课堂作业

教师随堂自批。

分数成绩,连续5次得优的可以加一颗星,考试时抵0.5分。

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听写词语

自己认为全对的同学给老师批。如果老师批出来真的正确率很高的同学有资格去批其他同学,以此类推。

分数成绩,订正也给相应的同学及时批改。后20%同学的听写必须到老师这完成订正。连续一个单元全对的可加两颗星,考试时抵1分。

老师不仅肯定了听写成绩优良的学生,更让他们有了发挥的余地,而且老师也抓住了学困生的学习,但并没有花费很多时间。

背诵课文

自发成立学习小组,每个人必须找至少两个证明人证明自己已经背出并做下记录。教师再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抽查,如发现互相隐瞒包庇者由老师处理。

教师根据查看的记录及时进行表扬和批评,结合教师抽查。

分散了背诵的任务量,并调用同伴互助的力量激发了学生背诵的热情。

单元作文

先同学之间模仿老师批改习惯互相批改,要求有眉批,改错字,有总批,并签上姓名。再由教师批改。

 

备注:教师分发作文本时有讲究,要注意,把优秀生的作文给后进生批,这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后进生的作文给中等及以上同学批改,这样才能改出效果。

同学批改出色的老师复批时也给予红星,加在批改同学身上;老师重点看该同学在别人为他批改的基础上的修改情况。

 

备注:如果认为其他同学为自己点评的不恰当,可以向老师提处申诉。

老师写的评语学生未必喜欢看,但是同学写的学生肯定会看的很仔细。分发作文本时的小窍门也会让作文批改更富有目的性和层次性。

日记接龙

下一个写的同学先点评,后教师面批。得星制。

备注:一组每人一篇写完后,跟其他大组换一本本子继续轮着写。每次写之前要把前面的文章都看一遍。

当面批改给予赏识,指出不足及时修改,如同学点评的好也可以加星。每月一次评比,计算个人日记所得总星数,前十名同学可得日记之星卡。

每天8本,教师可以利用时间进行面批,效果斐然。小组轮换本子,有助于更多的学生互相学习。每月一次评比更能不断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每周一记

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同学的周记,自行按作文批改要求认真批改后,推荐自己认为写的好的文章或者进步快的文章给语文课代表。等老师审核通过后张贴在教室里。未被推荐的文章需当面跟同学阐明理由并要其修改,后给教师检查。

评语分数成绩,同学当面意见,每个学生必须把张贴出来的同学文章看一遍。文章被连续两周张贴出来的同学可得一颗星,考试加0.5分。

随机抽取同学周记阅读批改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挑战性,符合学生喜好。肩负推荐责任又是一次小小权利的使用,能满足学生的“小老师欲”。最后能被推荐过关张贴出来的学生更是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课外阅读

教师设计符合高段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外阅读表,每周完成一张,并在每次语文课前5分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老师和学生一起当场点评。

 

备注:阅读表附文章最后。

教师两周浏览一次全班的阅读表,选出做的好的张贴在教室里展示。

铃声响上课后的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还未完全集中的时候,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阅读表的展示能引起大家关注,不仅能迅速安静下来进入课堂状态,而且能让学生感受轻松、快乐的自主学习氛围,又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派生作业

结合地方课程,语文活动课进行展示交流,酌情加星。


 

四、收获启示

纷繁复杂的高段语文作业批改与反馈任务就这样在老师的统筹安排下无形分解掉了。这种分解绝不是教师单纯的懒惰之为,而是一种智慧型的“偷懒法”。在这样一个批改与反馈的教学过程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皆大欢喜的效果。

1.就教师而言,首先批改时间的的确确是减少了。其次,教师在批改时不仅能看到该生作业的情况,还能看到其他学生在这本作业本上留下的关于学习效果的体现。这就大大节约了过程型的成本,教师一次批改时间可以同时看到二个甚至以上同学的学习情况,这是一种科学、创新的教学逻辑思维。再说,在这样一个隐形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接收到的不仅仅是班级学生学习素质情况,还能感受到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意志品质,如:责任心、上进心、互助心等,有助于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从而更科学的教育学生。

2.就学生而言,更是受益匪浅,因为这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其一,学习本身是枯燥的,对学生一味的讲解只会引起疲劳和反感,因此教师通过学生参与批改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配上相应的得星加分奖励措施,完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背诵作业,在听别人背诵,证明他背出的过程就是自己复习好几遍的过程;批改作文类的作业时,学生仔细读,认真想,就相当于是自己又写了一篇文章。而这一切都是在学生心情愉悦,轻松悦纳的状态下完成的,更是在无形中让学生不经意间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其二,很多错误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不容易发现的,也不能轻易改掉。但是在批改别人作业时,却能很容易的发现他人的错误和不足,从而主动反省自己。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几次一来,类似的错误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概率较低。其三,在学生倾情投入的批改过程中,他们能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能发现很多同学学习上做的好的地方,还能感受到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快乐。学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聆听老师的作业批改反馈,那肯定是欣然接受的。

3.就学校而言,这样的作业批改与反馈的改进,很大程度上是营造了一个创新、自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从以往的单向性、权威性批改向重视多元、民主的开放性批改转变,融洽了师生教与学的对立情感,有助于营造“我要学”的优良学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