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力量
(2009-12-04 22:14:42)
标签:
杂谈 |
节目导视:
(当时也没有想到被打死了)
我说,你哥死了?我女儿哭,我也哭
婚期将至,儿子却惨遭杀身之祸
(一照我这个头发白成这样了)
我觉得我孩子死得冤
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如何面对杀子仇人?
妈妈,你要保重好身体
伤人凶手,为何长跪不起?平凡的母亲有何非凡的经历?
这个案子从一个普通的案件,转变成一个不普通的案件,完全是因为被害人母亲在法庭上的表态。
一个农村的妇女,书写了怎样的司法传奇?
本周日12点20分
敬请关注河北电视台公共频道《法治河北》之《重生的力量》
解说:
2008年9月11日,中秋节前夕,我们来到了邯郸市义井镇北侯村,见到了梁建红。简朴的穿着,憨实的语言,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普通的农妇,一个平凡的母亲,2008年7月,在北京的一个法庭上,用朴实的语言,打动了被告,打动了法官,打动了整个社会的良心,也写下了我们国家司法史上的一个全新判例。
(闪回)
梁建红的故事,要追溯到2008年1月8日。这天正值腊月初一,再过二十四天,就是梁建红的儿子马刚的大喜日子了。这些天,儿子马刚还在北京打工,时不时打电话问候母亲,而母亲一直在家里忙里忙外,准备儿子的婚事。婚期一天天的临近,作母亲的心里有着按捺不住的高兴。
同期:梁建红
(2007年)10月那时候,(儿子)领着对象回来住了两天,我收拾屋子准备给他结婚办喜事,他说家里还缺点什么不?买个床……腊月二十四就结婚。
解说:
然而,做母亲的正沉浸在喜事中,一桩噩耗突然降临了!这天晚上10点刚过,邻居突然跑到了梁建红家里。
同期:梁建红
8号晚上10点多,邻居告诉我说(儿子马刚)跟人打架住院了,让我们去看看,当时也没有想到被打死了。
解说:
第二天,也就是1月9日,梁建红在丈夫和女儿的陪同下,迅速赶到北京,然而,儿子与母亲已经阴阳两隔,永远离开了人世。
同期:梁建红
我女儿告诉我说,妈,你坚强点。我说,你哥死了?我女儿哭,我也哭。
片花:
(当时也没有想到被打死了)
我说,你哥死了?我女儿哭,我也哭
婚期将至,儿子却惨遭杀身之祸
(一照我这个头发白成这样了)
我觉得我孩子死得冤
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如何面对杀子仇人?
妈妈,你要保重好身体
伤人凶手,为何长跪不起?平凡的母亲有何非凡的经历?
这个案子从一个普通的案件,转变成一个不普通的案件,完全是因为被害人母亲在法庭上的表态。
一个农村的妇女,书写了怎样的司法传奇?
敬请关注《法治河北》之《重生的力量》
解说:
马刚是梁建红唯一的儿子,被害前在北京当保安。经过多年的打拼,在繁华的北京城里,马刚渐渐地站稳了脚。经人介绍,马刚认识了小他几岁的河北老乡宋晓明。在马刚的帮助下,宋晓明也来到马刚的公司干起保安,工资由马刚支付。春节要到了,宋晓明希望马刚把拖欠自己的500块钱工资发给自己。然而,因为公司没有及时给付马刚劳务费,马刚也因此没能及时的把工资发放给宋晓明。
同期:梁建红
(听马刚同事说)平常俩人关系也不错,俺孩子对他也不错。说是马刚欠他几百块钱,马刚许着给人家呢。
解说:
1月8日,也就是案发当天的下午,马刚答应从公司要到工资后,立即发给宋晓明。两人约好在一个公交站台见面。然而,去公司讨要工资的马刚,却没有如约拿到钱。双方见面后,宋晓明看到工资又没了希望,顿生一股无名火。一番口角后,二人随即扭打在了一起。宋晓明用随身带的水果刀刺向马刚。
同期:梁建红
那时候说捅了我孩子十几刀,你说当母亲的心疼不心疼?当时警察拿着相片叫我看,一看证据,心里恨他(宋晓明)不行
解说:
儿子的突然遇害,如同晴天霹雳,让梁建红一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年过半百的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
同期:梁建红
你瞅我这个头发白成这样了,不知道啥时候白成这样了。我觉得我孩子,就因为这几百块钱,我觉得我孩子死得冤。。。。。。
解说:
即将结婚的儿子突遇杀身之祸,梁建红一下子觉得塌了天。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之痛使梁建红对生活几乎绝望了。听说未过门的儿媳妇已经有了身孕时,她希望未过门的儿媳妇能看在死去儿子的份上,给马家留一个后。
同期:梁建红
解说:
然而,马刚的未婚妻思前想后,还是做了流产。听到这个消息,梁建红更加绝望了。
同期:梁建红
那时候心疼的不行,咱再求人家也不行了,我就说,这就是咱的命。没了儿子,也就没了孙子了,一下子没了三四口。儿子没了,孙子没了,媳妇没了,一下子没了三四口。
片花:
当时也没有想到被打死了)
我说,你哥死了?我女儿哭,我也哭
婚期将至,儿子却惨遭杀身之祸
(一照我这个头发白成这样了)
我觉得我孩子死得冤
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如何面对杀子仇人?
妈妈,你要保重好身体
伤人凶手,为何长跪不起?平凡的母亲有何非凡的经历?
这个案子从一个普通的案件,转变成一个不普通的案件,完全是因为被害人母亲在法庭上的表态。
一个农村的妇女,书写了怎样的司法传奇?
敬请关注《法治河北》之《重生的力量》
解说:
2008年7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宋晓明故意伤害一案。当宋晓明戴着手铐脚镣走进法庭时,在旁听席上,宋晓明的母亲突然昏了过去。
(现场同期声)
同期:梁建红
解说:
梁建红和丈夫马明生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出庭参加了诉讼。法庭上,丧子的夫妻二人通过当事人的陈述,了解到杀害儿子的凶手宋晓明的家庭情况。宋晓明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家庭条件十分恶劣。同为母亲的梁建红,一丝恻隐之心涌上心头,一个在心里孕育的念头更加坚定。于是,在法庭审理到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时,作为被害人的家属,梁建红当庭发表了一番令所有在场的人深感意外的话。
同期:审判长 贾连春
这位母亲在说的时候,也是声泪俱下,当时非常的震撼,法庭上所有的人都让她给震撼了。
解说:
面对杀害儿子的凶手,梁建红究竟说了什么,让法庭上的人们震憾不已,甚至潸然泪下呢?
同期:梁建红
就是枪毙了他(宋晓明),咱孩子也活不成,能放他一马就放他一马,就当咱行好了。
解说:
此言一出,整个法庭震撼了,谁也想不到面对杀子仇人,被害人的母亲竟然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被告宋晓明更是呆呆的愣住了。
同期:审判长 贾连春
她说完以后,因为我是直视着被告人,被告人坐在我对面。被告人在听到她说这话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愣了一下,接着呢,把头扭到一边,哇的就哭出声来。
解说:
然而法庭上的人们却不知道,梁建红的法庭发言,并不是一时的怜悯和冲动,在出庭之前,梁建红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咽下了多少家人反对的泪水。
同期:梁建红
同期:马明生
我是不同意给他讲情,家里人也不同意。
同期:梁建红
同期:马刚的妹妹
同期:梁建红
我说人死了就死了,咱现在就为活人着想,找生的法儿,人都是活生生一条命,来世上不容易。
同期:邻居
要是我,我当然叫他抵命,孩子在母亲身上是最疼的,是母亲身上掉的肉,但是她这人不行,太善良
同期:梁建红
伤心叫咱自己伤心吧,咱没孩子咱伤心,再叫把她孩子枪毙了,宋晓明他妈妈能不伤心?咱是站在一个当母亲的角度,这么考虑的。
解说:
经过百般劝说,梁建红说服了家人,取得了家人的理解。然而梁建红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她在法庭上为宋晓明求情的事情,经过全国各大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普通母亲的善良,打动了整个社会的良心。
同期:审判长 贾连春
应该说,这个案子从一个普通的案件,转变成一个不普通的案件,转变成不普通的案件,完全是因为被害人母亲在法庭上的表态。
片花:
(当时也没有想到被打死了)
我说,你哥死了?我女儿哭,我也哭
婚期将至,儿子却惨遭杀身之祸
(一照我这个头发白成这样了)
我觉得我孩子死得冤
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如何面对杀子仇人?
妈妈,你要保重好身体
伤人凶手,为何长跪不起?平凡的母亲有何非凡的经历?
这个案子从一个普通的案件,转变成一个不普通的案件,完全是因为被害人母亲在法庭上的表态。
一个农村的妇女,书写了怎样的司法传奇?
敬请关注《法治河北》之《重生的力量》
解说:
梁建红为宋晓明求情的义举经过媒体广泛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家纷纷对梁建红的义举表示赞叹和佩服。同时,梁建红的做法也深深地震动了宋晓明的家人,宋晓明的母亲当庭跪到在梁建红的面前,感谢她的宽宏大量。被告宋晓明用泪水写完了自己的忏悔书。他在忏悔书中写到:“妈妈,对不起,我错了。如果法律可以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给您尽孝道,是我让您失去了儿子,我一定用我的余生去为您尽一个儿子的孝道”。随着案件审理的推进,各大媒体纷纷聚焦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大家都在期待着法院判决结果。那么法院又会做出怎样的判决决定呢?
同期:审判长 贾连春
解说: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发现宋晓明在实施犯罪以后,并没有逃离现场,而是拨打了120,对被害人马刚进行积极的救治。在案件起因上被害人马刚也有相应的责任。在法定和酌定情节方面,宋晓明都有从轻判罚的理由。被害人母亲的求情,令众人出乎意外,在感动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法官的判断。那么“法”究竟能不能容“情”呢?
同期:审判长 贾连春
实际上这个“法不容情”是相对而言的,它是相对于私情,也就是法和私情是水火不容的,法不容私情。但是对社会有益的情和义,不属于法不容情的范围,应该属于情法交融的范围。
解说:
法律是理性的、严肃的。宋晓明持刀杀人造成了严重后果,法律也必然惩罚他。因此如何依法做出理性、合理的判决,成为了法官要费尽心思考虑的事情。它考验着法官的智慧、能力和对法治精神的理解。
同期:审判长 贾连春
我们的判决要充分地体现理性,那么这个案子里边的情和义又要充分地体现的时候,就存在着冲突,,存在着矛盾了。那么怎么去解决冲突,解决矛盾,是我们在是做这个判决时着重考虑的。
解说:
2008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合议庭合议,结合宋晓明故意伤害案各个方面的情节,通过对情理法的综合权衡考量,最后判定,从轻处罚判处宋晓明有期徒刑12年。法官宣读了判决书后,又当庭宣读了一份“判后寄语”,创造了我国刑事案件中运用判决,对当事人进行法律教育的首起判例。
同期:审判长 贾连春
之所以这么做,我们主要是想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判前,判决中,充分地体现出我们裁判的理性。那么在判后,我们以寄语的方式,把法理情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更多地在这里体现情义之重,对社会有益的情义。
(判决现场)宋晓明面朝梁建红跪下
宋晓明:妈妈,您要保重身体,等我出来好好报答您
解说:
法庭之上,一个犯罪的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救赎。宋晓明得到了重生,而他重生的力量却来自于被害人的母亲。每一个在现场的人都被这一幕所感动了。梁建红为宋晓明求情的伟大义举,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在法庭上,北京市一中院全体法官将自发募捐的5000元交到了梁建红手里,表达了对这位善良母亲的崇高敬意。
同期:审判长 贾连春
解说:
与此同时,北京市一中院的这一判决结果在司法界也引起了高度关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仁文在《南方周末》撰文指出,在宋晓明一案中,法院改变了以往机械执法的思维,采纳了受害者家属的意见,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内实现了司法宽容,是中国司法实践的进步。
主持人口播:
一位普通的母亲,用宽容化解了仇恨,使被告获得了重生,因为她的求情,也改变了法院的判决结果。在这位母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此案的判决,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法治的进步。人们有理由相信,这起案件,将成为道德力量和人文司法高度统一的经典判例,写在新时期的司法史上。同时,梁建红的伟大道德情怀,也将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为我们的社会所效仿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