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5年紫薇花

(2025-11-12 15:33:18)
标签:

摄影

随拍

图片

摘录

分类: 摄影随拍
  世事如云烟过眼,如何“留得”?且检视一生中最要紧的几桩事。
“留得”凭借的是记忆,钢笔、键盘、镜头,不过是记忆的外化、固定和延长。
  然而,记忆不是绝对听话的奴仆,它的功能未必限于留声机、录像机、云端硬盘式原原本本的回放,它还会加入自作主张的筛选和修改。记忆与遗忘的合谋,使“留得”从单纯的纪实变为现代主义的魔幻。进一步说,连当时马上记下的日记,也可能部分地失去原汁原味。
——2023年第11期《读者》刘荒田“世事如云烟,如何留得”
2025年紫薇花
1、2025年9月19日拍。
2025年紫薇花
2、
2025年紫薇花
3、
2025年紫薇花
4、
2025年紫薇花
5、
  如此推论,“留得"莫非是一厢情愿?
  是的,只有一次的人生,指向了无从复制。船过水无痕,每一条波纹都不同于另一条,渐次消遁,而后浪随之。无论是刻意为之,还是自然发生,所有的经历都在记忆里分门别类地一一排列。当你反刍往事时,它们便被挑出。记忆也许听话,哪壶开了提哪壶。你悲叹人生易老,它飨以落花随水流逝;你赞美爱情常新,它提交两只牵着的长满老年斑的手;你坚信人类的前途,它画出满天朝霞。记忆也有不听话的时候,当你为“不负此生”而自鸣得意时,它便让你看当年偷偷写下的后悔事。
  午夜梦回,你惊讶地悟出,这世间有无数的“留得”并不因你的意志而存灭,天地良心在悄悄地、冷峻地做证,谁也瞒不过,抹杀不了。“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英国作家赫克斯科如是说。
  96岁那年,王鼎钧先生在《不一样的雨声》中说:“最后的呼吁,只有一个地球,留得地球听雨声。”
——2023年第11期《读者》刘荒田“世事如云烟,如何留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