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山汤泉医校旧地


标签:
往事情感图片随笔 |
分类: 军旅生涯 |
学员属于回炉生,不考试,都是经单位推荐入学的,之前都在基层工作过,来校系统学习,提高理论。年龄参差不一,大到已婚,是有孩子的爸爸妈妈,小的20刚出头。文化程度也不一样,有些是老高中生,像我们一样的只有小学和初中水平,教员可难教了。师资力量缺乏,有刚从医训队毕业,就来教我们。学员中不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有时,课堂上提问,几下一追问,小老师答不上了,问个大红脸,下不来台。这对我影响颇大,后来毕业,根据需要留校当教员,留下了,我坚决要求先去临床,等积累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后,再回来教人。我也怕遇到同样的尴尬,没有金刚钻,先不揽瓷器活。
到医院临床工作,发奋学习,除了业务还有英语。住三人间宿舍,那原本是首长大套间病房改的,有单独的卫生设施。冬天早晨5点起床,天还黑,为不干扰其他战友休息,天天躲进厕所成一统,学英语背单词,听英语广播讲座,一直跟进到中级,熟读听写英文短篇课文。现在这点水平还是那时突击攒下的,主要是自修,后来工作一忙就搁浅了,没有新长进。想不到这两年参加女子合唱团,要求学英文歌曲,不怎么纯正的英语在这里派上用场了,比一点不会的人轻松许多。
2005年元旦,战友相约,回当年工作学习的地方看看。当年的教学楼和医院病房楼依然矗立,青石砌的楼,结实着呢,只不过物是人非,改成教导队了。老山林场松林茂密,湖水幽碧,是个好地方。那是当年许世友将军看上的地方,准备建后方医院。他曾到老山打过猎。早年交通不便,学习绝对是个好地方,没有任何干扰。后来附属医院迁移进去,变得热闹一些。
我们绕着营区走了一圈,边走边忆:这个说,记得吧,那时一场雨后,到附近松林下采蘑菇,回来煮蘑菇蛋汤喝,那个鲜呀!眉毛都要鲜掉了。那个说,上夜班最期盼的事是干完活,等着吃夜餐,那个美呀!呵呵,都是吃货的话题。这个说,记得吧,每天早起跟着篷布大卡车上汤泉去买菜,刮风下雨,冷的要死。那个说,后勤班长在营房大门口的坡地上养了一头大奶牛,每天下午挤一大桶奶,护士和家属提着盐水瓶排队打牛奶,一毛钱一斤,纯得不带掺一滴水,吃了上火,谁家毛头大便干的像毛栗子,敲的盆底噹噹响。
哈哈哈哈。。。。。。老山回响起一阵朗朗的笑声,美好往事,美好的回忆。
1、医校主楼。
2、
3、操场。
4、实验楼,在里面进行过解剖教学。
5、通向食堂的路。天天排队唱歌上食堂。
6、
7、自留地。
8、
9、
10、首长大套间病房改为宿舍,靠窗是我的床位。
11、卫生间边是我的学习室,在里面学英语,味道不够纯正。
12、里间住三人,外间还有两人,一大套间住五人,很热闹的。
13、工字楼的后面,是附属医院的病房楼,现在是教导队。
14、
15、妇幼科的战友们。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