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二游南浔拾遗补缺


标签:
摄影随拍图片随笔 |
分类: 旅游光影 |
2015-10-18第一次到南浔游览。那次是随摄影组来,从路北端到南端,主要拍百间楼和河两岸风光(2015年有博文记载)。摄影讲究光影,抢一早一晚的光线。遇到晴天,南方小桥流水光影变化无穷,能拍出好光影。那回一直拍到太阳快下山,近五点了。组长招呼着抓紧时间去小莲庄和藏书楼看看,否则人家要关门下班了。
等我们紧赶慢赶到那里,嘉业堂藏书楼已经关门了。小莲庄没关门,但也是只出不进,我们和检票员商量,好说歹说总算同意我们进去看看,但五点半必须得出来。于是跑马看花看了一圈,浮光掠影地走了一遭。基本等同于没看,只晓得小莲庄是刘镛的私人花园。
2018-6-8第二次到南浔游览。这次随合唱团来,主要任务是到杭州汇演交流,顺便旅游。说顺便是因为:费用是按旅行社安排三天的景点交的,但实际意义上的旅游只有10号大明山一天。8号上午安排南浔游仅仅是一带而过,时间短,游览有限,连我认为最好看的部分百间楼都没有去,幸亏我已经去过了。下午走台;9号上午安排西湖游,压根儿就没有去。是团长规定统一不去,理由是下午要演出,不能分心,再就是观摩别的团队演出,听专业评委点评,从而学习提高,达到交流的目的。一开始大家心里还有点不乐意,后来去现场观摩,听了专业评委的点评,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唱好合唱三要点:1、要想效果好就要头腔减半量唱;2、要想上下贯通就微笑着唱;3、要想求统一就唱哼鸣。后来大家释然了,觉得团长如此决定是正确的。反正大家都去过西湖了,而这样的观摩学习机会确实难得。
6月8号一早乘车,10点多到南浔,游览了几个著名人文景点,是上次没有看全看到的: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张石铭旧宅。也就2个小时左右,把上次没看到的弥补了,两次游凑个齐,拾遗补缺了。
找点资料记录一下:
张石铭旧居号称“江南第一宅”,是中西合璧式建筑,又称懿德堂,面临南浔溪,坐西朝东,建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是清末民初张钧衡(字石铭)的私家住宅。房屋高敞宏伟,有大厅三进和西式楼房等50多间,占地面积3936.8平方米。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而著称。2001年,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业堂藏书楼 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藏书楼掩映在园中,楼外有园,园中有池。顺着荷叶形的莲池前往,可见太湖石堆垒的假山,形如十二生肖。池的左右有"浣碧"、"障红"两亭,与池中孤岛上的"明瑟"亭构成鼎立之势。西南有一块三米多高的"啸石",系南浔三大奇石之一。
小莲庄 又称“刘园”。是晚清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及家庙,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小莲庄始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于1924年建成,前后费时四十年,因慕元宋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而名为“小莲庄”。占地面积17399平方米,其中荷花池5267平方米,建筑面积3809平方米。外园以十亩荷池为中心。内园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群。
1、张石铭旧居雕梁画栋,确实精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中西合璧看这地砖和壁炉。
14、我们合唱团长,笑得多开心,演出比较成功,获得评委点赞,她满意了,也有她一份功劳。这张照片有点“见钱眼开”。
21、
22、
23、刘氏家庙门前这块整料条石有7米2长,采石多不易呀!
24、
25、
26、嘉业堂藏书楼
27、
28、
29、
30、书架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参观完景点,坐等准备吃饭。前面的副团长招呼着照像:“朝这儿看!”
43、
44、
45、8号下午走台,这是别的团队。顺便把背景字样留住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