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雪九九
小雪九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252
  • 关注人气:1,0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择业儿科

(2016-04-18 11:28: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军旅生涯

    阅过心清迹然一篇文章,有关现在儿科医生责任风险大,没人愿意干,以至于儿科医生缺口很大,专业队伍后继乏人亮起红灯。一直想把我的择业经历回顾回顾,趁机整理一下。

    小时候谈理想,实在很迷茫,不知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倒是有一部电影对我择业取向起到一定作用,那就是上海天马制片厂《今天我休息》中,上官云珠扮演儿科医生的形象。不知何因,这个配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或许是上官云珠盘着高高的发髻,身着白大褂,脖上挂着听筒,端庄大方的神态仪容;或许是使患儿转危为安的高超本领;或许是对家长、对民警严厉批评的权威性,让我觉得医生职业很高尚,儿科医生很神圣。冥冥之中在我择业路上播下一棵萌动的种子。

    从当兵第一天集训开始,从七十年代初在医院提干护士起,就决定我的职业与医有关。分配所在的妇幼五官科,经2-3年实践、交流和感知,对本科各专业及其他专科有大致了解,为今后择业作了先期铺垫。

    妇产科属外科性质,风风火火,要求医生果断、大刀阔斧、手脚麻利;我差点这样的魄力。眼科、五官科也具外科性质,视野很小,很精细,要有绣花般的心。曾考虑过,但被一次一个病人扁桃体手术后大出血吓住,戴额镜的念头打消了。当时值夜班,病人出血来势凶猛,看到喷的满身满地满墙的血,我先快要晕厥了,这往后怎么救人,后续部队来人不知先救谁?

    内科诊疗慢性病总是反反复复,进进出出,病人都是老面孔,差点成就感,“好”是短暂,“不好”是始终。除此还要负责病人思想问题,这事有点麻烦。内科说过她们科发生这么一件事:一名战士以血尿入院,经过治疗始终不见好转,但又看不出其他什么情况。最后主治医生另开思路分析,开始怀疑标本留样有问题,派人监视留尿全过程,结果一查是好的,于是批评一通,让他出院。调查结果,该战士因怕苦而弄虚作假,刺破手指,血滴入尿中,形成长期血尿待查,住院休养避风。这样的思想问题不解决,血尿何时能治好?医生看不好病,太没有成就感,责任还不在他,最后搞得跟福尔摩斯大侦探一样,侦查手段也上了。没劲。

    外科太血腥。怀疑自己神经系统发育不稳定,晕厥说倒就倒。倒过好几回,说来人家不信,这么棒的身体,怎会这般脆弱。真是这样的:在学解剖课时,同学们的脑袋围着老师看解剖时水泄不通,生怕看不见,我位置已经很靠后了,还是止不住的恶心,感觉闷气,冒冷汗,提前退场到外面吸吸新鲜空气,一会儿缓过来了。见习时,看五官科医生做内耳手术,实际视野小的要命,根本看不到什么。就在医生刀起刀落时,我又犯晕了。独自跑更衣室床上躺一阵,一会儿又好了。

    有时候又不完全是这样,在实习外科时,为一个脊椎手术给老师当助手拉钩,从早上8点一直站到下午6点也没晕台。那时对骨科大夫有这样的印象,像修理工,锯子、榔头、起子等工具一应俱全,敲敲打打,锯锯钉钉。呵呵,不想作“野蛮”女大夫,罢了。

    在实习期间,遇到带教医生发生一例医疗事故,择业外科就此彻底放弃。一个简单阑尾手术,止血没止好,病人发生出血性休克,差点要命。老师为此停刀检查整改。为急救那病人,主动献血,以抵消个人负罪感。从那以后决定,凡是动刀动剪的专业不予选择。

    儿内科最大特点是单纯,至真至纯。小儿病情变化快,小儿无假病,很少心因导致错综复杂的病相。疾病在某种程度与心理有极大关系,特别是内分泌和精神因素疾病。在纷繁的疾病世界里,儿童少了一些心理精神因素带来的复杂难点。一分病就是一分病,十分病就是十分病,不掺假。小孩不会表达,但会表现,有丰富表情,喜怒哀乐都代表他的病情状况。完全需要依靠医生的细致观察判断力,这需要真功夫。病没治好就是你手眼没到。有时候,看到一个危重病儿奄奄一息,就像蔫掉的小苗,经过努力抢救,病儿恢复相当快,一天一个样,那种治愈的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

    话又说回来,择业在当时也是相对的。服从是军人天职,只不过我碰到可以选择机遇了。由于医院正处于扩充阶段,各科都需要人。刚毕业专业未定,身强力壮的我,成了香饽饽。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都想让我去。并如此说动“金眼科、银外科,拖泥带水妇儿科”。面临可选择的情况下,我还是根据实情听从了自己的旨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儿科。

    从医就是选择与生命打交道的职业,来不得一丝马虎。儿科医生责任更重,风险也大。曾到地方儿童医院进修,体会无比辛苦和劳累。一个上午要看五六十号门诊,候诊室挤满了人。划号员划号,划给你的病人,病历堆在你跟前,12点看不完下不了班,常常误点吃饭。一上午忙得抬不起头,喝不了水,甚至连上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这个没看完,化验检查好的病人已经等在那里处理。好在那时年轻想学,积累经验,不觉得什么苦。当时环境、医患关系与现在相比要好许多。

    整编曾到基层卫生队干过,不分专业当起万金油,辟出五张床位收治小儿。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诊治过一个小儿克汀病,赶在小儿发育期,让她长高了十几公分,那些是我最高兴的事。有劲。

    转业回地方,最终儿科医生没让我干到底,改行行政,让我做我并不擅长的思想工作,我只能服从。人这一辈子,有时是你选择,有时却是需要选择你。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喜欢儿科医师的称呼,“治病救人”,多么崇高的职业。也为曾有过儿科医生的经历而自豪难忘。

    现在医患关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和谐,真是没有想到,更没想到会发生“儿科医生荒”。若早些时候,我会兴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如今专业荒废时间太长,不敢随便“害人”啦!学过的这点医学知识用于自我保健和家人保健上正好。

 

择业儿科
                              1976年6月在安徽武店医疗队


我骄傲的三栖女兵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