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汤山郄坊村

(2016-02-19 13:28:21)
标签:

摄影

文化

娱乐

分类: 摄影随拍

     过年家里蹲。现在像老牛反刍那样,把去年照片拿出来晒晒。感觉乡间的民风民俗能和年搭上,虽不是过年也恰如过年,尤其是那贴着大红字的酒坛,高悬的红灯笼,还有火辣辣的红辣椒。

    九月重阳到汤山郄坊村,那个“郄”字不认得,导游告知读“七”。害我键入拼音怎么也打不出那个字,查字典才知道“郄”读“窃”(qie)。真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郄坊村说起来就是七坊村:豆腐坊、酒坊、粉丝坊、炒米坊、油坊、酱坊、糕坊,是农耕文化原生态的小作坊,土法上马,原汁原味。郄坊村的作坊有久远历史和传统,也是江宁旅游业开发“五朵金花”之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那天,能玩则玩、能尝则尝,能买则买,放心的是无添加剂。玩了双推磨,喝的现磨热豆浆,买了粉皮、炒米、年糕、小磨麻油、芝麻酱、辣椒酱。到豆腐坊,两位无锡籍大嫂,高兴地推起磨,边推边唱锡剧调,演了一幕“双推磨”。这是她俩的保留节目,以往单位春节联欢她们都要上台唱两句。这天她们玩得很尽兴,有真磨能推,唱得格外带劲。

    我欣赏了制作粉皮的全过程,感觉很新鲜。灶台上一口铁锅烧着热水,旁边放着一盆稀稀的山芋粉浆水,铁锅热水里浮着铝制圆形模子,里面倒有浅浅一层山芋粉浆水,隔着热水的熨烫,原本粉白色的浆水慢慢变成赫色透明的模样,再过一会儿,妹子撈出成圆形的粉皮,晾在匾子上,然后放到露天晾晒。那妹子用两个模子来回倒腾着:舀一勺,转一圈,放一个,揭一块,晾一下,晒一匾。。。。。。

    出了郄坊村,到汤山还有温泉好享受,那里有汤家家免费温泉泡脚,天然水温42度,非常舒服。

汤山郄坊村
1、就这里写的是“郄”
汤山郄坊村
2、标牌上没有作统一。那个“郄”字是生僻字,为符合大众口味,简化了。
汤山郄坊村
3、特制的窨井盖,标上了汤山七坊,这里用的也是“七”。
汤山郄坊村
4、两位无锡籍大嫂,边推边唱锡剧调,演了一幕“双推磨”。汤山郄坊村
5、酒坊制酒流程图
汤山郄坊村
6、制酒作坊
汤山郄坊村
7、原浆一点点流入酒坛中,用纱布过滤。
汤山郄坊村
8
汤山郄坊村
9
汤山郄坊村
10、制作粉皮:舀一勺到模子里,模型放进锅里。
汤山郄坊村
11、沿着模型一圈,让浆水分布均匀。
汤山郄坊村
12、
汤山郄坊村
13、
汤山郄坊村
14、放进锅里熨烫。
汤山郄坊村
15、原本粉白色的浆水慢慢变成透明赫色。
汤山郄坊村
16、撈出来晾在匾上。
汤山郄坊村
17、拿出去晾晒。
汤山郄坊村
18、基本成型的粉皮。
汤山郄坊村
19、晒干了16元一斤。
汤山郄坊村
20、酱坊椒酱的过程,辣椒切碎。
汤山郄坊村
21、择菜
汤山郄坊村
22、红彤彤的小辣椒象征红火火的好日子。
汤山郄坊村
23、晾着两盆面酱,用纱蒙盖着。
汤山郄坊村
24、放到露天晾晒的酱。
汤山郄坊村
25、制好的年糕,放在桌上阴干。

汤山郄坊村
26、
汤山郄坊村
27、炒米坊刚炒好的炒米,放着等凉透装袋。
汤山郄坊村
28、炒锅。黑的是铁沙,混合着米一起炒,再过筛,预防炒糊。
汤山郄坊村
29、汤家家
汤山郄坊村
30、免费流动泉泡脚,42度水温,很舒服。


青城之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