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雪迎春寒梅开,冰清玉洁暗香来。
梅花是“二十四番花信”之首,被誉为“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花魁。梅花应用栽培的历史有7000年之久,南京早在春秋时期就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几千年来,梅花迎雪吐芬,凌寒流芳,铁骨苍劲,疏影清雅的形象,诠释了坚忍不拔的品质和节气,上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古代文学咏梅赋梅可用清气、骨气、生气来概括。悲情寄托以美人伤春、士人感遇惜时为主。
清气:“清”本意指水之洁净。代表明朗、简洁、纯净、澄澈、朴素、安宁、冷净、疏雅、平淡、瘦劲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境界。“清”是梅花形象最基本、最核心、最主要的精神内涵。首先是素色幽香之清,其次是幽枝疏蕊之清,再次是先春独开之清。
骨气:也谓“贞气”,一是正直,二是坚固,合则守正不移。梅花体现这一精神,一是凌寒开放,二是疏枝挺劲,老干屈曲的姿态。绘梅以枝干纵横、老节盘屈、苔点斑驳表达梅花节气凌然,骨格老成之美。
生气:指生命活力。梅花是“东风第一枝”,代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和开新、欣欣向荣的气息。春天来临是阴阳消长、否极泰来、阴极返阳、万物更生的一种象征。梅花基本寓意是迎寒报春,常用以代表春意永驻、长生不老。
悲怨:汉唐时期,梅花以其开落之早,尤其是“梅花落”的强烈意象,感发美人迟暮、时序迁转、乃至于寒士不遇的悲怨。如南朝萧纲《梅花赋》中的美人伤春、唐张九龄的《庭梅咏》中士悲不遇、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中伤时怨别。这些都是咏梅寄托中最基本的情愫。
四种主题情结中,以赞美三“气”为主题,三“气”又以“清”“贞”二气为核心。二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一以道家思想为指导,一以儒家道义为依托。一以精神自由为目标,一以道德自律为宗旨。互补融通,相辅相成,这种清贞合一品格精神正是咏梅最普遍、最深刻的立意。
“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水清浅”。宋代范成大在《梅谱》中写道:“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者为贵”。诗画笔下的梅花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以至于形成“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的梅花意韵。
以上文字是在南京梅花山《中国梅花艺术中心》摘录的资料(有删减),学点“梅文化”,补充没文化。以下是2月1号在东郊拍摄的冰清腊梅。

1、谢谢青江红日惠赠美玉《腊梅》,配图分享,谢谢青江!
贺岁冰魂自杏黄,几多靓妹称腊香。
风雪有情姿更美,且把檀心满庭芳。

2、谁慕清雅梅花岭,
豪兴春信破坚冰。谢谢交响曲惠赠美联。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寒寒疏枝貌,
莹莹天地晶。
虚怀若水清,
无意压霜精。
谢谢好友交响曲赠玉配图。

24

25

26、稀有品种“别角晚水”

27、梅花典故目录

28、

29、苏绣《春归天地》
30、喜上眉梢

31、梅报早春,平安吉祥
梅花引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一枝梅花踏雪来,
悬崖上独自开。
1.回眸一望,
遍地芳菲都消尽,
红颜寂寞,
空守天地一片白。
谁是我知音,
谁解我情怀,
谁是我知音,
谁解我情怀
疏影横斜,
一树梅花一断魂,
一片冰心等君来。
2.临风一笑,
化做春泥飘零去。
孤芳无痕,
难留清香透天外。
谁听我吟唱,
谁为我徘徊,
谁听我吟唱,
谁为我徘徊。
拨开风雪,
赠君东风第一枝,
万朵霞衣任君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