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过往的事。
1974年在安徽的部队医院妇幼科当护士。这天病区来了一位7个多月的待产孕妇,月份不足,但腹大如鼓。这是位三泰地区的农村军属,爱人是对面营房某师的一名教导员。他们已有一儿一女,家族的旨意,一个男孩不保险,让再生一个男孩双保险。那时已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最多两个,一个正好”。那位教导员如此打的擦边球:早先瞒着,等到孩儿足月也就拿他没办法。教导员因此为超生付出巨大代价,检讨、罚款、处分,他都认了。
孕妇肚子特别大,经检查是双胞胎。教导员喜出望外,这下真是上双保险了。喜悦之外还略带一丝忧愁,一下添两口,负担重不少。日子一天天过去,孕妇的肚子一天天见长,临产前,几乎走不动路,得扶着病区走廊的墙壁一步步挪动身子,两手隔着硕大的肚子差点还够不着走廊的墙,困难极了!她盼着早点卸包袱,我们看她那困难样儿,也盼着她早点生。可是早产儿在肚子里多待一天,各方面发育会强许多,生出来好养些,只得边监护边等待。。。
等不到足月,终于到临产那一天。教导员带着老家奶奶新作的两套小衣服和小包被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L军医接产,两个小生命在她手里呱呱坠地后,她感觉不对头,肚子怎么还没瘪下去,里面好像还有内容。是什么?再一查,天哪!里面还有一个,是三胞胎。没想到的事,事先没查仔细,临阵乱了手脚。再新打开一个产包,继续接生。全科医护人员此刻跟冷水滴进了热油锅样般热闹,一窝蜂涌到产房门口,隔着玻璃门要瞧瞧稀罕的三胞胎。当值班护士出来高兴地告诉教导员是三胞胎,三个都是男孩,并接过他手里的两套小包被时,轮到他发呆发楞了,老天如我意,要它双保险,它来个三保险,搞得真是措手不及,“家里只备了两套,这可怎么办啊?”“这里用病区的先帮你顶着,赶快再想办法去弄一套来啊!”护士命令道。“哎,哎,哎。。。”教导员连声答应着去找第三套包被去了。
一下子添了三口丁,对教导员一家来说,是喜事也是愁事。眼下嗷嗷待哺的三个早产毛头成了大吃户。没有母奶喂,教导员也当起奶爸,只好喂米汤、牛奶、奶粉和米糊。光用奶粉、米汤喂养这一项就让人累得疲惫不堪。早产儿在医院的暖箱里度过将近一个月的脆弱期。在这期间,就看到教导员天天端着一口大钢筋锅,从营房到医院,再从医院回营房,走进走出忙得团团转,烧一锅米糊掺奶粉轮流喂三个婴儿。孩子快足月时,教导员早早打定主意,实在没有能力抚养,孩子送人。他盘算好了,一个送给大伯家,一个送给舅舅家,自家留一个。直到毛头度过脆弱期,足月了,大人孩子算是平安出院了。
由于小儿早产,没有母乳吃,三个毛头体质差,经常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后来又到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其中老大得了角膜软化症,眼睛失明了。父母只好把这个瞎儿子留在身边,把其他两个送给了亲戚。一场双保险的梦也只得以如此方式告终。
真是天如意人难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