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篁岭二十四节气长廊


分类: 旅游光影 |
走进婺源篁岭古村落前,经过一个二十四节气长廊。这是用砖雕刻制的二十四幅画,分春、夏、秋、冬四大块。简练的白描线条使画面显得生动、耐看,容易联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小人书,具有亲切感。画面镶嵌在砖墙里,右边附有节气的文字说明。虽然是近代画作,但在室外经风吹日晒雨淋,画面斑斑驳驳,透出几分古旧质朴。
喜欢二十四节气歌:精炼的28个字,短短的一首七绝律诗,把一年四季的24个节气涵盖在内,读来朗朗上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月首叫做节气,月中叫做“中气”,“气”指气象、气候。
我国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这个周期大致是 29 天 12 小时 44 分 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 354 天,比阳历少 11 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每隔2-3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的名称。今年是甲午年,农历甲午马年闰9月全年共计384天 比蛇年共多出29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耕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自从西汉起,几千年以来,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根据节气来增减衣物,调整作息时间,吃时令蔬果,按照节气的规律,养生、调理身体。有许多谚语至今还在沿用。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螺赛鸡鹅”“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送”“立秋啃瓜”“白露不露”“冬至进补,开年打虎”。。。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好好珍视和利用。
1
2 立春
3
4
5
6
7
8
9
10
11 芒种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