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背景:
基蒂拒绝了列文的表白和求婚,同时又遭遇了她所倾慕的对象弗龙斯基的欺骗和冷遇。基蒂的自尊遭受到挫伤,她感到屈辱,生病了。家人带她离开俄国,到德国的一所小温泉疗养。她在那里遇到了做义工的瓦莲卡。对她产生好感。
人物身世:
瓦莲卡是一位俄国姑娘。她照顾着无法行动的上流社会中的施塔尔夫人起居。她不是一个雇佣的陪伴者。她和疗养院里所有害重病的病人都很要好,而且大大方方地照顾他们。她叫施塔尔夫人“妈妈”,但是她和施塔尔夫人并没有亲属关系,是施塔尔夫人抚养她长大的。
施塔尔夫人是一个多病而热忱的妇人。当她和丈夫离婚以后生下她仅有的一个小孩,那小孩差不多一生下来就死掉了。亲戚们知道她多愁善感,恐怕这消息会使她送命,就用同天晚上在彼得堡同一所房子里生下的一个御厨的女儿替换了她死去的孩子,这就是瓦莲卡。施塔尔夫人后来知道瓦莲卡不是她亲生的女儿,但是继续抚养她,特别是因为不久以后瓦莲卡就举目无亲了。
施塔尔夫人一直住在国外南方十多年,从来不曾离开过卧榻。她是一个慈善而富于宗教心的夫人,和一切教会和教派的最高权威都保持着亲密关系。瓦莲卡和她经常住在国外,她的品行和教养都是极其优良的,英语和法语都说得挺好。
人物描写:
托尔斯泰笔下的瓦莲卡容貌算不上太美,艰辛生活在她消瘦的病体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然而文学巨匠却着力展现瓦莲卡另一种美,超脱的境界。“这位瓦莲卡小姐,倒未必是度过了青春,但是她好像没有青春的人一样:她可以看成十九岁,也可以看成三十岁。假使对她的容貌细加品评的话,她与其说是不美,毋宁说是美丽的,虽然她脸上带着病容。如果她不是太瘦,她的头配着她的中等身材显得太大的话,她一定是很好看的;但是她对于男子大概是没有吸引力的。她好比一朵美丽的花,虽然花瓣还没有凋谢,却已过了盛开期,不再发出芳香了。而且,她不能吸引男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缺乏洋溢在基蒂身上的东西——压抑住的生命火焰,和意识到自己富有魅力的感觉。
她好像总是忙于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好像她对别的事情不感兴趣。那就是超脱世俗男女关系的生活情趣、生活价值。
人物品格:
透过基蒂的目光,折射出瓦莲卡的优秀品格和人格魅力。每天都在她身上发现新的美德:
1、从容大方。瓦莲卡被邀请参加唱歌。她看见有她不认识的人在座,完全没有显出局促不安的神态,立刻向钢琴走去。这是一种好的教养,社交场合、人际交往中应有的大方仪态,不扭捏作态。
2、有非凡的才能,不自以为是。瓦莲卡美妙的歌喉引来许多听众聚拢欣赏。基蒂为她的才能、歌喉和她的容貌倾倒,而尤其令她倾倒的是她的这种态度——瓦莲卡显然不觉得她的歌有什么了不起,对于大家的对她的赞美毫不在意。只是简单地回答:“我很高兴能使你们快乐。”
3、使别人快乐是她最大的愿望。“她唯一的愿望是不拒绝我的妈妈,要使她快乐”
4、勇于正视和释怀痛苦。当别人提出要求唱一首歌,触碰了她的隐情,由婉言谢辞到平静接受一首歌的演唱。内心世界伤痛的纠结、自我修复和完善,做到波澜不惊。唱一首歌“使她联想起和那个歌有关的往事”。“是的,它引起了我的回忆,那曾经是痛苦的回忆。我曾经爱过一个人,我常常唱那支歌给他听。”瓦莲卡坦诚地告诉基蒂。
5、对爱的宽厚大度。爱情是自私的,有人在得不到的时候会诋毁损害她。瓦莲卡在没有得到恋人选择她时的态度,表现出宽厚和大度。“我爱他,他也爱我,但是他母亲不赞成,因此他就娶了另外一个女子。”基蒂对她说:“他怎么可以为了要顺着他母亲的心意就忘记您,使您不幸呢,他是无情的。”“啊,不,他是一个很好的人,而我也没有什么不幸;相反,我幸福得很哩。”是什么给了瓦莲卡这种超然物外的力量呢?基蒂很困惑,也很羡慕,想得到这样的力量。
6、自信自强,活出自己。同样遇到失恋的基蒂说:“我要是能够有一点点像您就好了啊!”“您为什么要像谁呢?您本来就很好啊”。瓦莲卡没有因为自己出身是御厨的女儿,是个领养的婴孩而感到卑微。言语中充满自信,用不着像谁,而是活出自己。
7、将心比心,善解人意。相恋的人没有终成眷属,是一种极大的痛苦。瓦莲卡宽容地理解和平静地接受了。基蒂说:“想到一个男子轻视你的爱情,而且他一点也不想要。。。。。。难道不觉得侮辱吗?”。“但是他并没有轻视我的爱情;我相信他爱我,但是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瓦莲卡相信自己的眼光,尊重对方的选择,在自己得不到对方的时候,并不是把对方骂得昏天黑地,想得一无是处,她以君子之腹去度别人的难处,善解人意,没有狭隘的占有欲和私有观。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发现和评价对方的优点,用孝顺儿子的理由,解脱和善待对方,同时也用宽容包涵的心善待了自己。
8、并不是无原则迁就,而是有底线的爱情观。基蒂带着自己的问题试问“假如不是为了他母亲,而是他自己这样做的呢?”“假如是那样,那就是他做的不对,我也就不惋惜他了。”瓦莲卡经纬分明,不是一味地谦就忍让,而放弃自己的原则。爱是双方的互相吸引,决不是单方的施舍和怜悯。得之珍惜,不得不失望,不纠缠,毫不犹豫放弃不属于自己的那份缘。
9、对待冷遇的态度,有礼有节,自尊自重。基蒂想起在最后一次舞会上音乐声停止的时候她望着弗龙斯基的那种眼光,那种侮辱永远不能忘记。瓦莲卡则认为“有什么侮辱的地方呢?哦,您并没有做出什么不对的事呀?您总不会对那冷落了您的男子说您爱他,您说了吗?”基蒂说:“神情举止看得出来呀。我活到一百岁也不会忘记。”“那有什么关系呢?问题在于您现在还爱不爱他。”“我恨他,我不能饶恕自己。”
10、忘记恨,不以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瓦莲卡说“假使大家都像您这样敏感可不得了!没有一个女子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这到底不是那么重要的。重要的事多着呢。”
走自己的路,直面世俗,经历挫折,豁达看人生。
11、是什么最重要呢,是什么给了瓦莲卡这样的镇定。瓦莲卡的看法:爱情不是唯一可以使人快乐的事,施善助人、关爱奉献、反哺孝顺,都能从中感受到与爱情同样的快乐。她要去照顾病人,还要给妈妈备茶。
12、信仰支柱,勇敢坚定。深夜瓦莲卡一个人回家,别人要护送,她笑了,“不,我常常一个人走,决不会发生什么。”人,生来是要面对孤独的,勇敢面对,施塔尔夫人的宗教信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瓦莲卡。“在人类的一切悲哀中,只有爱和信仰能够给予安慰,照基督教对于我们的怜悯看来,没有一种悲哀是微不足道的。”爱、善、真、信仰,基蒂从瓦莲卡口中听来的她的全部生活经历中,发现了她以前不知道的“重要”的东西。无论住在什么地方都要去寻找在苦难中的人们,尽力帮助他们,给他们《福音书》,读《福音书》给病人、罪犯和临死的人听。这是一种崇高的、神秘的和高尚的思想感情相联系的宗教,人不仅能够按照吩咐相信它,而且也能够热爱它。
瓦莲卡孤零零的,没有朋友,也没有亲戚,怀着悲哀的失望,无所需求,也不懊悔。。。。。。在瓦莲卡身上,基蒂看出来只应当忘却自己而爱别人,这样人才能够安静、幸福和高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