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2014-01-19 20:04:48)
分类: 采风随笔

    2014年元月8日是我们向云南出发的日子。难得的机会,是在M怂恿下决心请假成行的,结果不虚此行。

    说好5点半集合出发,半夜下起了雨。凌晨2点醒一次,3点醒一次,4点起床,整夜没睡好,兴奋了,怕睡过头。打着伞拖着行李打车,第一个到集合点,看看表才4点45,来早了。早饭没吃,转到附近小巷找吃的,买了豆浆和烧卖垫饥。漆黑的天,淅沥的冷雨下个不停。 M说上网查了云南近日气候,气温18-22度,最低8度。但是有雨,一直至周日。出师不太有利。

    同行者陆续到了,这次个性化旅游路线组团30人。有六对夫妻,一对姐妹。除了徐导是80后,一个爱摄影的导游,70岁以上和以下的对半,最大76岁,最小58岁。许多人参加摄影协会十来年了,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也有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有人来元阳是第二次。我属菜鸟级的,跟在后面打酱油。这支队伍里,有装心脏起搏器的(过安检要掏证明体内有金属器材,须走旁道)、有类风关拄拐的、有骨折康复不久的、有患青光眼的、有眼底黄斑变性的。但这些疾病和困难好像挡不住这群老年发烧友的步伐。他们被祖国大好河山美景吸引,忘记年龄和疾病,真是一群意志坚强的人。我从这里看到一种不畏困难的精神,一种追寻美好生活的姿态。他们为我树立了好榜样。

    坐定吃好早点,掏出路线行程仔细看:第1天南京-昆明;第二天昆明-元阳;第3、4、5天住元阳;第6天元阳-昆明;第7天昆明-东川;第8天东川-昆明-南京。路线特色描述深深吸引我眼球:每年冬季,国内最大的人工湿地——元阳梯田,无论是日出、日落的光影,优美的田埂线条,安静的村庄,绝美的梯田风光,雾里看田,犹如中国浓墨重彩山水画。展开思维的想象,把一个个形容词想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憧憬着。。。祈祷老天开眼,停了雨。。。

    计划没有变化快,旅途多变数,有好也有糟。行程没按表上执行,8日游变9日,只好再续一天假;天气没预测的那样糟,不下雨就是老天对我们此行最大眷顾;气温变化出人意料,印象中四季如春的昆明并不四季如春,在东川我们遭遇冰雪寒冷,冷得要命。

    MU2705航班飞机向西南飞,途经长沙停留40分钟,中午12:20到达昆明。老天开眼了,当地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晴暖的气温让人穿不住棉衣,此时感觉昆明四季如春不是虚言。没穿棉袄,带上短体恤自觉有先见之明。后来到东川遭遇到寒冷冰雪,可御寒的衣服都上了身,裹得里三层外三层。怀疑原先的定论不准,原来昆明并不四季如春。

    到了昆明没入住,地导老马和小马建议,辛苦一下,一鼓作气继续赶路。下午2点多从机场坐大巴直奔元阳,入住胜村,离景区仅两公里的地方。事后证实,这一建议十分正确,虽然第一天很辛苦,我们顺着这一幸运的节点一路走下去,后来一直都比较好运。这好运是老马和小马带来的,得谢谢他们父子俩。

    山路颠簸奔元阳。一路看到喀斯特地貌特征的石林、清澈宗阳河、高高桉树梢仅有一綽,像一把把伞盖。到晚7点天色还亮的很。云南跟内地时差在一个小时左右,早上8点天才亮,晚上8点天才黑。8点到元阳县城用了顿很丰盛的晚餐,弥补了在飞机上只有面包不见米饭简单午餐的不足。餐后继续赶路,快到晚11点才到胜村住宿点,好累人。

    这一路近10个小时的车程辛苦,腰酸背痛腿发麻,S型的盘山路让晕车的人更难受。歇了一夜,次日6点便早早起床,前往多依树景区,这就是摄影爱好者起早带晚的特殊作息。8号一天的路程辛苦被精美景致所抵消,终于尝到苦尽甘来的味道。照回一大堆照片,两张8G的卡装得满满,待空时整理。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昆明机场规模好大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出机场寻找登机口和出口要走相当长的路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第一次到云南,云南不愧是云的故乡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又高又细又直的桉树  功效和樟树相似 有灭蚊效果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没见过大的石林  沿途拍到小石林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成片的甘蔗林  云南是产蔗糖的省份
我们的队伍向元阳
                       第一天在元阳县城的晚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