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巴格达窃贼》
(2013-08-08 11:43:26)
标签:
杂谈回忆随笔 |
分类: 尘封记忆 |
在杭州看的电影比较少。记忆深处看过一场《巴格达窃贼》,只是记得几个难忘的画面而已,内容和情节早已记不清了。
现在回过头来查找资料,补充了儿时对这场电影的空白。这是一部美国拍的彩色阿拉伯神话电影,拍摄于1924年,充满了浓郁的东方传奇色彩,改编于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又名“月光宝盒”。男主角由道格拉斯·范朋克扮演,女主角由黄柳霜扮演。导演沃尔什本。剧情是这样的:巴格达有一个年轻英俊、精力旺盛的窃贼,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乔装成贵族混入巴格达宫殿,对美丽的公主一见倾心。侍卫将他抓住并严刑拷打,公主将他救出,还送他一枚象征爱情的戒指。这时,许多慕公主美名来到巴格达的求婚者向公主展开了攻势,公主出的考题是:谁能找到最稀有的宝贝就嫁给谁。在清真寺受圣人指点后,窃贼历尽艰苦、战胜险恶,带着宝贝归来,并打败了邪恶的蒙古王查桑和他的2万军队,使巴格达王国幸免于难,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爱情和幸福——美丽的公主。
那是夏日晚上,在浙大操场上放映的一场电影,不收票,只要进了校门就行,所以去的人特别多。傍晚吃过晚饭,和小伙伴一起前往。去晚了,操场上看到满满当当的人,人山人海的场面,挤都挤不进去。远远望去,白色的银幕随着晚风,前后一鼓一憋来回摇晃着。操场上黑压压的人头也像海浪一样随着银幕起伏着。我们几个小孩个子矮,站在后面,够着脖子,踮着脚尖也看不见。有人带了一个方板凳,几个小伙伴轮流站上去看一会儿。轮到我站在方凳上看,夏夜的燥热,拥挤的人海,嘈杂的声音,电影里人物的对话声音被淹没在人海里,什么也听不清。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促使让我坚持把电影看完,儿时的理想国度,也许是美好?神奇?新鲜?惊险?唯有几幅电影画面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女主人公巴格达公主惊艳的面容,在海船上,揭开面纱的一刹那,一双黑而深邃的大眼,让我瞬间记住了什么叫美若天仙,仙女都应该像她一样美丽。记住的还有特洛伊木马的传说,在画面中展现,邪恶的蒙古王查桑骑着木马从高高的空中跌落下来,纷纷扬扬的木马碎片宣告邪恶的失败。美丽的巴格达公主则和她机智勇敢的白马王子乘坐飞毯飞往理想王国。
此后对《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神话故事特别感兴趣,对里面的主人公仿佛有了直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