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腰的变迁

(2013-05-02 17:50:36)
分类: 军旅生涯

    五一劳动节过去了。这个小长假没作体力劳动,也没有远足旅游。看了半本书,老鬼写的《血色黄昏》。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去杭州探望一位战友,了却一个许久的心愿;看望老妈,陪聊。这个劳动节就这么过的。不是个偷懒的人,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现在开始侧重脑力劳动的活儿,笔耕田不荒。说说以前体力劳动的事,让脑力劳动为体力劳动服务一下。

    说说腰的变迁。小时候腰好,不是像杂技团演员那样软得像面条,而是有劲,板挺。先天足,生就的九斤老太,赫结棍!后天又肯出力锻练,练就一副铁腰板。小时候玩攻城游戏,都喜欢让我把守城门,一推能把人推老远,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感觉有举重、投铅球、甩铁饼的潜质,没遇上伯乐,浪费了一捆柴火,乌呼哀哉!留着自己煮饭吃吧。

    7岁在杭州。自来水在楼下,天天拎水上楼,打满水缸是我常干的活儿,能拎一铅桶水走五六十米远。

    13岁自愿参加义务劳动大军,在家属大院修水泥路。和巴子两人抬碎石子、抬沙子铺路。筑路队的人生怕压坏我们,装筐少了,我们不满足,要他们装满。尽管站起来时腿有点打晃,但咬咬牙抬腿就走。

    17岁在独山教导队,一天三顿饭前都要帮炊事班挑水,挑了大半年。挑水在营房外的淠河边,打赤脚,裤腿卷到膝盖上。一支扁担挂着两只拎钩,提着两只大木桶,走下一个小坡,到河里。河边有茂密的竹林和灌木,清澈的河水中央齐腰深,宽宽的河床,湍急的水流匆匆流过。有时,清晨水面浮着一层雾气,远山黛色剪影显现,飘渺若仙境,那时会出神地望一会儿。站到浅水里,河水透心凉。肩担一副水桶,左一下舀水,右一下舀水,水桶便满了。两手使劲一抓,腰一挺就直立站稳了,挑起就走,偶而脚底会被碎石咯一下,有点疼。挑水到炊事班,一开始放下扁担,双手拎着一只桶,一桶一桶朝水缸里倒水。后来扁担也不放了,一手一桶,左一下,右一下,“哗”“哗”两下就倒尽,老练的很。肩膀练到后来磨出老茧,百十来斤不在话下。开始有人不信,想看笑话,说干部子女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后来信服了,另眼相看。

    腰力颠盛期在23岁,我打破自己的历史记录。在医校食堂,卡车运来军粮停在库房门口。吃完饭,学员们有的走回宿舍,有的招呼着去帮忙卸大米。男学员起哄,看谁背得动200斤一袋的大米袋。青春气盛的我想试试。在男学员们怀疑的目光下,我扛起一袋,使出吃奶的劲,摇摇晃晃地朝库房里走去,走了有十来米远,仓库里面的人赶紧接应过去。这一举动令那些男生们吃惊,我自己也感到吃惊,居然能扛动200斤的大米袋,还走了一截,他们若打赌就输了。起码为女生争了气,从此不再小瞧我们。

    一段段蒙太奇的镜头在眼前闪过,定格在2002年。岁月的变迁带走了青春,带来了腰的变迁。工作的负荷让我不堪重负,也许是积劳成疾,令人骄傲的腰板终于出毛病了。打一个喷嚏,刷牙咳嗽一声,居然能把腰给闪了,十天半个月不能动弹。2005年带队到桂林旅游,正是腰病发作时,带着护腰上路,行李箱是同事帮我拖着。火车卧铺照顾让我睡下铺,上铺的L医生口袋里滑落下一堆东西:身份证、钱、车票,烟盒,落在我脚跟前,我只能眼睁睁看着,不能弯腰拾起递给他。只告他一声,“你东西掉了,麻烦你自己下来拣一下。”想想好惨!

    从此不再逞强与好胜,感受着年龄传递来约束和悠缓的信息。但又不甘束手待毙。为加强腰肌锻炼,节省膝关节的使用,加入游泳大军,一游就是七年,越游越上劲,如此才避免了腰腿疾病之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