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小S请我帮忙,帮忙看黄梅戏,递上两张票,末了还谢谢我。经常帮她看门看电话,年终算是答谢。反了,这等好事还用谢,我谢她才是。这是2013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新年演出季南京站的演出,票价可观,有票不去浪费了。80后的她对黄梅戏不感兴趣,给我看是资源利用、感情投资一举两得的事。我接受了,约女儿一起看。
她票算给对了,我对黄梅戏有种特殊的感情。早年在部队宣传队认识县黄梅剧团的一帮战友,他们从编剧、乐队到主角演员都是主力。除演样板戏《智剧》外,还自己编排演出过《送灯》《渔鼓》等一些黄梅调的节目。虽说几十年过去了,但对安庆地区方言和黄梅调并不陌生,听起来倍感亲切。
《半个月亮》是讲皖南唐村抗战时期的故事。一个叫莲花的姑娘会唱歌,特为未婚夫唱《送郎歌》,赠三生石,送郎上前线打鬼子。妇女们跳花鼓灯凤舞祈祷,盼望亲人打完胜仗早点归来。鬼子入侵唐村,首领渡边想起八年前,情人千惠为他唱过《送郎歌》,就指明要莲花为他唱一曲。莲花宁死不肯,鬼子使用要挟亲人和村民生命的手段逼迫,也不能如愿。剧目讴歌抗日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融入血液世代相传的文脉,靠着她击溃和打败侵略者。
就坐前排,字幕灯就在鼻跟前,把唱词看个明明白白。看凤舞,记下唱词“凤兮凤兮,非梧不栖,凤兮凤兮,无德不依”;起身踮脚看见乐池,演奏员近距离打击奏响,现代黄梅戏的配器更加丰富、动听,把曲调听个清清楚楚,动情好听;台上演员扮相、表情、一招一式、唱念做打一目了然,随着剧情跟着喜怒哀乐。
我随剧情入戏,为莲花拒唱会招致全村人性命攸关而担心,小声问女儿剧情会怎样发展?女儿则不然,叫我好好欣赏,静静听,欣赏那优美的唱腔和曲调,否则不如回家看电视,我哑然。。。。。。我确实无语,鬼子渡边和汉奸许翻译官大段劝降的唱段,观众席发出喝彩的掌声,好像还不是喝倒彩,是为演员的演技唱腔喝彩。他们在看戏看技巧,我则入戏,各有所取。也难怪,那两位演员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好演技,好唱腔,实力不凡。只是为这鬼子汉奸的装扮鼓掌我不愿意。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