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想不到,四天里竟去了三河古镇两趟。
龙年近10月底的双休日,去合肥参加战友聚会。这是一次分别20年甚至更久远的相见,场面火暴令人激动。战友相逢,有惊喜连连大呼小叫、有紧握双手久久不放的、有相拥而泣的、还有半天不敢相认的。。。,我找到失去联系的战友Y,好高兴,她跑山东去了。组委会安排大家去了三河古镇。这次游览被热闹的聚会冲淡,聚焦在分别后的相互问候。三河古镇成了战友叙旧的场所和合影留念的背景。许多景第二次去才看到。唯一没忘记的是,临走时老公交代,想再尝一尝70年代在合肥吃过的烘糕,黑乎乎、油纸包裹的那种。在古镇百年糕点店中祥和发现了特指点心,买了一包回去,了他念想。
周一刚上班就接到保健任务,地点没问,按常规备好急救药箱,周三出发。直到上车才知道目的地——皖西,包括刚刚才去过的三河古镇。这次是跟随团队慢慢走,慢慢逛,没有旁的心思。所以,除老人保健是重点外,一路走一路拍也成了中心。三河古镇在两次游历中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参阅资料合二为一记下。
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位于肥西县南端,六安、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因其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流贯其间,在此汇合而得名,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三河曾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左传·昭公五年》“鹊岸”之战就发生在此。广场上有一高大古戏台,叫万年台,三五成群的人们或坐或立在戏台前,看着台上演出的戏文。谁又能知晓,从古到今,这个舞台上演绎过多少人间的悲喜剧。
三河镇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是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清《安徽通志》记载:三河“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杨振宁、李鸿章等不少名人在此留下足迹,荟萃丰富的人文观景,形成江淮区域独有的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古庙台、古战场“八古”景观。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街巷幽深狭长。窄窄的一人巷,仅容一人通过。一人巷豆制品店前围着不少人,听说安徽的茶干好吃,都在买茶干。和一人巷紧挨着的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旧居,进去转了一圈。这些都是第一次来时遗漏的,幸亏又来一次补上了。
在建于宋朝时的三县桥上留了影。这座千年古桥有诗云:“一桥跨两岸,鸡鸣闻三县”,古桥上的石狮见证了三河镇沧桑巨变。古朴的三河镇让人看到精美的徽州建筑、热闹的集市、祥和的民生,感受着浓浓的历史与文化。

老街古民居
第一次沿着老街走,没有看到下面的景色

古街巷

这是第二次沿着河岸走看到的景,不来第二次就亏了





古桥




古河

一人巷




三河饮食文化介绍

以下几张是第一次照的

古茶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