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5点不到,被走廊上“起床了”的叫声喊醒,赛似《半夜鸡叫》里周扒皮叫长工下地干活的情景,可这又是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的事。参加摄影协会采风活动,体味这活儿起早带晚,披星戴月的辛苦,而乐趣也在其中。起早等日出,带晚候晚霞。
天黑咕隆咚。刚刚立冬,有点小冷。穿上棉袄,走在皖南桃花潭陈村小集镇的路上,往大桥上去,离住处不远。街边已有人在出售刚捕捞上来的大头鱼,看新鲜,上前围观了一会儿。C主任在那会儿打定主意,走时带个大鱼头回家。
到桥上,各自选择地形,亮起手电,架起三角架,调试着镜头,探讨着光圈、速度、ISO等参数。L第一次随队采风,她的三角架出了毛病,装不上,在黑暗中瞎捣鼓,如同临上花轿穿耳洞,显得有点手忙脚乱。我用手电为她照明,后来请高手帮助解决了。我脖上挎着小微单,调到夜景模式,然后东看看西转转。黑暗中不小心崴了脚脖子,揉了半天,还好没大碍。桥上不时通行着车辆,车灯刷亮,照亮黑暗中桥上这拨人。不知司机咋看、咋想这群人。人们在耐心地等候着、伺机捕捉着。。。。。。
东边天色渐渐明了,能看见些了。四周寂静,白墙皂瓦的徽式村庄隐没在青山绿树里。一条宽宽的河流蜿蜒着流经桥下,河水平平,河面蒙蒙。桥两边的河中间各伫立着一条小船,亮着一盏渔火,船上坐着的渔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要的就是这效果,仿佛有点水墨山水的味道,会员们纷纷拍起来。这可是领队三番五次踩点,并一手导演的,这两位渔民出任我们的模特儿。大黑天起早,在船上待老半天,大冷天挨冻,付予小费也实属不易。
天大亮,没有等到期盼的日出,是个阴天。领队没让我们失望,让模特儿按导演要求,表演撒网。这在一刹那发生,需要我们精准捕捉那一瞬间。领队的声音犹如百米赛跑裁判的发令枪,大声喊道:“各位准备好了没有?预备,一、二、三,开始。。。”随着喊声刚落,船那边“哗啦”一声,渔网像一朵盛开的昙花瞬间张开,随即又瞬间陨落。桥这边,只听得“咔咔咔。。。刷刷刷。。。”相机不停地按快门声响。渔民撒网是一种捕捉,我们摄影也是一种捕捉。渔民的捕捉成就了我们镜头的捕捉。
如此反复来了三四次,终于满足了大家的需求。我的相机不知怎的,没有想象中达到一秒十张的效果,相机功能是具备的,忘了换快卡,不配套。武器性能不熟练,效果只得是吉吉巴巴。可见有心无心的捕捉,都是要有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以及耐心等候的,否则效果大不一样。
天上飘起细细的雨丝,早上的拍摄就此收工。

前一天的晚霞

黑暗中看到渔民捕捞上的鲜鱼

在桥上等候日出,可是天阴,让大家失望了。

桥西边的景色

桥东边的景色

江上蓑笠翁

月朦胧
鸟朦胧 萤火照夜空

山朦胧 树朦胧
秋虫在呢哝

独钓寒江雪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


晚上归来鱼满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