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宏村

(2012-04-24 06:11: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光影

    世界遗产宏村,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称,建于南宁绍熙年间,至今800余年。它的美在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结构合理且实用,充满徽派建筑特有浓郁的文化,让人赞叹不已。

    进村先过桥,一条窄窄的石坝和石桥铺架在南湖上。过了桥,有两个石砌的小池子,听导游说,这两个围池有含义,从造型上看,像一把半弯的弓,而搭在池上的坝和桥,就像一把长长的箭,象征着村落里的人们齐心护卫着自己的家园;从功能上讲是个滤过池,村里沟渠的水从这里流向南湖,一些漂浮物就被截住,打捞出来,保持了水的清洁循环。回转身看,过桥时原来是走在长长的箭上,像“引而不发的羽箭”,南湖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样式,整个湖面呈大“弓”形,“弓背”为两层湖堤,上层宽达4米;贯穿湖心的长堤如在弦上,一座拱桥如同羽族。这样的构思很巧妙。

    宏村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村口两棵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形如牛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如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称牛肚。为什么不造圆形池塘,而造半圆形,听导游说有来由。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终,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月沼塘。古人把凡事不求甚满,满招损,谦受益的理念以建筑的形式展现,告诫后人,世代流传,福荫泽后,留一半与子孙后代。这样的设计理念难道不值得今人借鉴推崇吗?古人能替今人着想,今人是不是也应该替后人考虑。凡事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把资源挖竭用尽,留一点给子孙,造福与后代。

    大美宏村,自然美加人文美,百看不厌。若去宏村,可关注一下这两处的建筑特点,感悟一下古人对今人的教诲和良苦用心。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像一把弓箭吗?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通向宏村的路
大美宏村
                         月沼塘
大美宏村

大美宏村
                        半圆形的月沼

大美宏村
                              春江水暖鸭先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丽瞬间
后一篇:三看淹城有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