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是因为昨天的一件事。我把它送给80岁以上高龄老人,送给我妈,送给我的二姨妈,还有朋友的老公公。
昨日上午朋友来电话,请我帮忙,去外科换药室要一个弹力绷带,给她老公公送去,人正躺在急诊室观察床上。我急忙送过去,问明情况。老人躺在病床上,银丝白发沾着没洗净的血迹,头部伤口缝合了6针,用纱布贴着,弹力绷带是辅助止血用的。孙女放假在一边陪伴。
老人听力不好,说话声挺大:“一大早,想拿床被子晒晒,怕麻烦阿姨,站在凳上,不小心摔跤,头碰在茶几角上,血流出来好多,赶紧上医院来。”我说:“叫阿姨拿就没事了,这下皮肉吃苦了,万幸没伤到脑子,否则麻烦更大了,下回再不能这么干了”“是唉,接受教训了。总想着革命干部,要少些官僚主义,少些指手画脚,自己能行就尽量少麻烦别人。不想反而增加麻烦。”这样想就对了。
多可爱的革命老干部,干了一辈子革命,离休在家多少年了,还念念不忘少犯官僚主义。不服老、老当益壮、自己动手、亲历亲为,在勤劳的老一辈人身上定了型,也属一种通病。
我妈为此吃过苦头,自己爬高上低擦窗户,把腰摔坏,躺了半年;我二姨妈为此吃足苦头,也是为家里来保姆,站凳子上拿垫盖被,胸肋部被挫伤,晚上疼痛睡不好,吃安眠药和止痛药,起夜迷迷澄澄,从床上摔下来,进一步造成股骨骨折,差点要了命。现在朋友的公公又发生此事,足见教训深刻,事关紧要。
不服老、老当益壮、自己动手、亲历亲为等等,看来是减少别人麻烦好的行为和作风,现在要好好思忖一番,是否值得提倡。我认为:不提倡,特别是高龄的老人。年龄不饶人,什么年纪干什么事,不能用力所不能及的体力、脑力、反应力来要求自己和年轻时一样,用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让别人承认你不老。
我经常跟妈说,你把自己管管好,不用管太多,管好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就是对家里最大的贡献。我妈不理解,非说这是自私,哪能只管自己不顾别人。更有甚者,还要为钟点工做示范,这样擦那样洗,嫌人家做的不干净不利索。
老人真要学学“君子动口不动手”,常常把自己放在君子的位置上思考行事,动手是小人做的事,此小人特指年轻人,非彼小人。对于习惯动手的老人来说,光动口不动手难受,一下子不能适应,这也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超脱与放手。不适应也得慢慢适应,亲历亲为、亲自动手有时添麻烦比不动手更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