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出差泰州。泰州黄桥烧饼有名,还看到一种乡土味浓郁的草炉烧饼,纯属原汁原味的草根饮食文化。
老街沿街商铺琳琅满目,西南端石砖路走到尽头,古典式建筑沿凤城河拐着弯向路西延伸排开。临街一家铺子,我被一金黄底绿字招牌吸引,《泰州草炉烧饼》扁额高悬门楣,饶有兴趣登上台阶走了进去。
门面不大,厅堂右侧一张八仙桌紧靠板墙;板墙上,贴着营业执照;红底白字印着泰州海陵区作协主席范观澜的散文,有关草炉烧饼内容。第五代草炉烧饼王氏掌门人笑容可拘的照片也在上面;三张长条凳围桌而放;正面一长柜台上,放有盖被的大笸箩,盛饼用的,时间久了,笸箩和盖被显得油亮亮、灰乎乎,有点脏。左边一面大玻璃墙将操作间与出售点分隔开。玻璃上写着介绍、品种和价格,椒盐的、萝卜丝的、葱油的、清糖饼每块一元二角。透过玻璃,看见燃着熊熊烈火的炉膛,炉口有小圆桌面大小;老板往炉膛里塞了捆麦秸,“噼里啪啦”一阵响,腾起一串串火苗,浓烟顺着上方的烟囱出去了。麦秸烧完,火小了,红红的草灰忽明忽幽,在暖炉膛;待用的麦秸一捆捆靠墙立着;案板上放着面粉和馅料盆;老板忙着下午的活计,揪下一点发面往手中烧热的铁棍上试贴着,看醒面的程度,准备做烧饼。时间不到两点,饼做好要等三点以后。同伴和女店主聊了起来,得知这家店主王氏,经营草炉烧饼已有五代传人,行内小有名气,原来在城东,最近才搬到这里。我看着操作间里的操作,欣赏着年代悠久的民间饮食文化,浏览着玻璃上草炉烧饼的介绍:
草炉烧饼又叫大炉烧饼。《梦溪笔谈》:“炉丈八十,人入炉中,左右贴之,味香全美,乃为人间上品”。
管大炉的大师傅是贴烧饼的,点燃整捆的草把炉子烧热,再用冷灰把烧着的草燃起来。接着是贴烧饼,手上沾一点儿水,拿起烧饼胚子在手上左右颠两下,让烧饼胚子的底也沾上些水,再往炉子里贴。贴炉子里面的烧饼,头要伸到炉子里,所以就是在屋檐口挂着尺把长冰冻凌的严冬,大师傅也光着上身。壁炉里的烧饼贴满了,就用两根铁棍托起烧过的、里面还红彤彤的大捆草灰靠近烧饼,把烧饼烤熟。烧饼一会儿就烤熟了,大师傅一只手拿铲子,一只手拿铁丝网,把烧饼铲到网兜里,再倒到大笸匾里,烧饼就可以卖了。
老板怕我们等着着急,让兜一圈再回来。等到三点半后,烧饼出炉了。现买现尝,坐在店家的长凳上,品尝着草炉烧饼的滋味,酥松喷香。看到原始状态的制作过程,对草炉烧饼文化的好奇与了解,远远超过吃烧饼本身。
若有机会再到泰州,还会去品尝草炉烧饼的好滋味。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