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妈来电话,她说自己已经能拄着拐杖走路了”。我妈高兴地告诉我。9月18号,离二姨妈摔跤的日子整整半年。九死一生的二姨妈命够硬的。
3月18号,接到表姐的短信,告诉说二姨妈跌坏了,让我不要告诉我妈,我答应了。我奇怪为什么还要再告诉一遍,我妈其实已经知道了。小妹又接到电话,我觉得情况不对,回过去又问跌到哪里,回信说股骨骨折,我一听坏了,和原先知道的不是一回事。这是第三跤了,前不久跌到胸口,肋骨挫伤,已经静养着,这次是因为疼痛吃安眠药,起夜跌倒了。常言事不过三,看样子,二姨妈这次凶多吉少真过不去了。
还是告诉我妈了,这事瞒不了她,老姐妹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也还想最后看她一趟。老妈那几天六神无主,定下由大妹陪着要去上海看她,帮她一把。现在看去对了,帮她作主开刀手术,赢得了希望。表姐不懂医,当时蒙掉了,不知该怎么办。我妈不愿意看着她姐躺在床上束手待毙,手术兴许还有一线希望,坚持要博一博。其实手术也有高度风险,二姨妈一关一关闯过来了。
高龄关——二姨妈今年92岁,在她们家族中,一个比一个高寿,她不算最大,还有比她长四岁的大姨妈,我外婆活到98岁才过世。像她这般年纪的人,不摔跤都得小心翼翼,朝不保夕的,何况摔坏的是股骨,股骨骨折对如此高龄老人意味什么,毋庸置疑。我们只能默默祈祷,挺住啊,二姨妈。
收治关——想住院手术,医院肯不肯收还是个问题。这件事表姐和我大妹是有功之臣。跑过几趟,没有医院肯收治,没有医生敢开这个刀。我拿着彩信传过来的X光片给我们单位的骨科主任看,他看过直摇头,说年纪太大,风险太大,开刀关能不能过得去都是问题。但救她一命是全家人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并为此积极努力着。
周五那天,表姐和大妹在毫无关系的情况下,乱冲蛮闯联系住院,冲到医院骨科,询问当班医生,说明来意。医生为难告之,床位紧,收治困难,X主任吃午饭去了,能否开刀只有他点头,他说能开就有可能治,他说不行你们就不要白跑了。
表姐和大妹饿着肚子一直守在X主任办公室门口,等他吃饭归来。终于等到,像抓到救命的稻草。X主任看过片子,问明情况,得知老人没有其他基础病,答应收治。他说前不久刚为一位96岁的老人开过同样的刀,成功了,愿意再试试。但床位没有,必须转到另一家协作医院去,刀由他来开。两人办成事,松了一口气,终于有医院肯收,有床位可住,有医生肯开刀了。
贫血关——住院住下了,开刀的日子也初步确定,检查发现贫血,血色素9克,这可能和她平时吃素、吃得少、营养不均衡有关。吃素心血管比较清爽,但营养失衡导致贫血也有损健康,关键时候会顶不住。医生告之开刀前,血色素起码在10克以上才敢开,否则失血危及生命。关键是用血紧张,手术要等,等血。想办法,找到了稀少的AB型血,输了血,术前贫血关算过了。
麻醉关——手术开刀,麻醉关至关重要。开刀当天,我们不在场,只能通过电话,不时地询问。表姐和小妹夫在重症监护室看着二姨妈从麻醉中醒来,脸上泛着血色,当即打电话告诉我们,手术成功,过了麻醉关,全家人松了口气,真不容易啊。
褥疮关——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手术后闯关还有许多许多。在刚跌倒的一周内,小妹和妹夫第一时间赶去,购置了一张多功能的摇床,指望对骨折的二姨妈有所帮助,当时还未手术,翻一次身相当困难,疼痛也差点要了她的命。为减少疼痛她就一直仰面躺着。到入院的那天,脚后跟骨突部已经发红出现褥疮。住院后,经褥疮护理,有所好转。单单褥疮也会致命的,幸亏早发现,及时处理好了。
肺炎关——我陪老妈再去上海是又一个双休日。到了医院病床前,看到术后几天的二姨妈,用气息奄奄形容一点不为过。我妈忐忑不安,让她挨这一刀,受这样的罪,不知是对还是错。若挺不过来,刀白挨,兴许走得还快些。我摸着她的手,感觉她手发烫,看着表数数脉也快,肯定有热。我到护士站拿来体温表,一测体温38度9,发烧了。我告诉护士。继之急诊验血有炎症,是哪里?不清楚,要等摄片结果。据我判断,肺炎可能性最大,护工喂饭一口接一口,不小心就呛着了,卧床久也易形成坠积性肺炎。抗生素先用上了,二姨妈高热不退,最高达39度8,降温冷敷的措施都用上了。我在想,她能发这样高烧,倒是好事,说明她还有抵抗力,从这里我看到一丝希望,但仍感觉凶多于吉。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回宁临走前,看着二姨妈,心想恐怕是最后一面了。在回家路上,给老妈说二姨妈情况不好,要有思想准备,说不准就在这两天,我妈一脸哭相。
周一上海来电话,片子出来确诊是肺炎。我们心里沉沉的都蒙上一层阴影。一周时间里,都在惴惴不安中等待消息,期待好的,生怕坏的。表姐使足最大劲,花钱买球蛋白,隔天挂一次,多少起到作用。二姨妈平时很少生病、用药,一旦用了药,挺见效。等来的是退烧的消息,她从死神手里挣脱出来。
腹泻关——手术出来后,还遇上令人担心的肠功能紊乱,一天腹泻十几次,人瘦的脱了形,不停地拉,不停地换,搞的护工都烦了。那些天,我们忧心重重,一位男护工预测:“瞧这架势,这老太太够呛。我在这里呆好些年了,看过不少老年病人,恢复快的都是身体轻巧的。那天从手术车上抱她下来,就数她最沉,我都抱不动。她预后不太好。”加服止泻药,一天三顿喂药一大包。姨妈一边皱眉头,无可奈何地吞着药,一边叹息“这次苦头吃足,一辈子吃药都没有这次多。”我们悄悄塞小费给护工,希望对我姨妈关照更加周到些。许是我们的诚意,姨妈在亲人关爱中,肺炎恢复了,腹泻也相继好转。
营养关——在手术后的日子里,就靠医院一天三顿白粥维持着,就着清淡的酱小菜,一点不敢给她多加什么,好在她一碗白粥能吃得一点不剩,又给我们带来一点希望。试过加了桂圆红枣汤、鱼汤、肉汤、参汤,果汁,腹泻就更厉害。医生也说了,现在补什么也没用,慢慢来。虚不受补,只好慢慢来。在腹泻好转后,逐渐加强了营养,肠胃有了适应,营养慢慢跟上了。
康复关——过五关斩六将,遇九死而留一生,二姨妈在我们的期盼中一点点康复起来。几个月过去,拆线了,刀口长好了,肺炎好了,褥疮好了,腹泻好了,骨折处不痛,慢慢愈合了,能吃了,能坐了,医院也让出院了。习惯医院护理,一旦离开了还真不适应。有段时间她情绪低落,活着不能自己动,靠别人伺候,是件苦恼的事。我妈没少给她做工作。现身说法,当初自己摔过两次狠跤,一次是双腿,一次是腰,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让她有信心站起来,告诉她说,刀不能白开,钱不能白花。能迈出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二姨妈听进去,有信心了,精神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后来转到康复医院又待了一段时间,上个月终于回到自己家,找个全日保姆护理。表姐管做饭送饭,保姆管日常生活,推着轮椅天天外出活动一次。
电话里终于传来二姨妈自己的说话声音,“我能下床,自己拄拐杖走路了,邻居看见我,都说没想到,以为再也看不到我了。”二姨妈活过来了,这半年太不容易了。不说奇迹,也算少见的。闯过九死一生的道道关口,祝福她老人家活到100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