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在佛教称“盂兰盆节”。孟兰盆原意是倒悬,人生之苦痛有如倒挂树头之蝙蝠,苦不堪言。为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
《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故加以普及。七月十五日是解夏日,又称“佛欢喜日”,亦是众僧自恣日。自恣即自省,有过失便忏悔。当日一切圣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此时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
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祭祀时焚烧纸钱,同时备下酒菜,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在道教则称“中元节”,俗称“鬼节”。中元由上元而来。上元是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节也张灯,不过,人鬼有别,人阳鬼阴;陆阳水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张灯在水里。有的地方举行放水灯活动,用彩纸做成荷花状灯放入水中。灯火引渡,灯灭则寓意送回到奈何桥上。
从传说中可感觉到,中元节祭祀有双重意义,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是一;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是二。慈悲为怀,颇具人情味,在崇尚“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元节”越来越得到重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