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从中午1点多开始下。没带雨具出的门,出门时还没下雨。等到要回去,雨大得根本没法走。别说没雨具的没法走,就是有雨具的也怕挡不住瓢泼的大雨。
想等雨停了再走,此刻啥事也做不成,能做的事就是:在游泳馆大厅里来回踱步;在磅体重的称上站一下,磅了三四次,每次重量都不一样,称不准,该校正一下了;伸头到健身房张一眼,肌肉男们刻苦地在举杠铃,屋外的暴雨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在板凳上坐一会儿,再站一会儿,站一会儿,再坐一会儿;看看过往的人,往里走的基本上是湿人;苦了值班保洁员,拖了无数遍地,总也不得干;不然就站在门口天棚下,看着天哗哗倒着的大雨。无聊的很。
水一下子就漫起来了。门口的台阶看不见了,汪洋一片;停在操场的自行车半个轮胎浸在水里。两边的顶棚上漏下的水,就像水帘洞瀑布一般。雨越下越大,一点停的意思都没有。从两点钟开始等,这样的雨一等就是三小时。雨线把天和地缝到一块儿了,天一定是漏了。这会儿想起女娲,补上块石头,大概会好些。
有一阵雨小点的时候,有伞和雨披的人走掉一批。见一个胖男孩,可能没带雨具,跟保洁员要了个黑色的垃圾袋,比较大的那种,在袋底掏了个洞,成了简易雨衣,往身上一套,冲进雨幕里。一个老师模样的人,穿着双皮鞋,怕湿了鞋,找来两只塑料袋,一脚一只,套进去扎扎紧,趟着水走了,还挺管用。
5点钟雨停了,轮到我走了。一路走去,一路水。正是下班高峰,不少车排气管进了水趴窝了,路堵得厉害。自行车在此刻发挥出它最大的效能,见缝插针,过五关斩六将,一路通畅。
回家后听广播,听说南京这场雨有150毫米,这次对150毫米终于有点概念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