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1963年的今天,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我们世界观形成的时候,雷锋精神就像一颗种子,种植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雷锋虽然离我们远去48年了,这么些年里,雷锋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做人要做那样的人。
在我们当兵的岁月里,学雷锋,做好事成了自觉的行动。“艰苦朴素永不忘”的作风还保留着。当兵时发的白毛巾,如今可算得上是文物了。毛巾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字样和“69—04”的标记清晰而醒目,它记录了我们参军的年代。
记得那时候,最初洗脸用的是黄泥塘水,还不曾用明矾打过,白毛巾和白衬衫洗了一段时间后,就染成黄颜色,变的和黄泥塘的水色一样。就是那样由白变黄的毛巾也舍不得弃去,一直用到烊掉为止。
我把发的毛巾积攒起来,最多的时候有十几条。到我去医校上学的时候,我用九条毛巾拼起来,缝制成了一条毛巾被,做为午休时的盖毯,用了许久。不是没有钱去买新毛巾被用,而是一种艰苦朴素的理念让我去这么做的,能省的就不多花钱,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那时候,也没有人笑话,因为有一种氛围,“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勤俭朴素为美”。
在淮阴实习的时候,同班的女同学,会相邀一起去逛小商品市场。淮阴的棉纺织厂有许多棉纺织品的边角料批发或零售。可以用来扎拖把、当抹布,红红绿绿、大大小小、不规则形的,论斤称,三五毛钱一斤。我们会称上几斤,各需所取。我挑了几块墨绿色针织布,用它来做棉袄的护领、护袖、护边,一是护脏,二是保暖。好处是有软绵绵的感觉,袖口多了一层绒布,少灌点风,脏了拆下来洗干净再缝上。同学T和S选用大块的白色针织布,拼接成了一条棉毛裤和汗背心。那时,才20来岁,穿着自己缝制的棉毛裤和汗背心,虽然接缝处有点杠,但有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就感,她们学到的、做成的是从老一辈身上传下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学员队还专门召开大会,让她们交流心得体会。
如今日子富裕了,物欲是无止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碍健康的大敌,有钱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所期望的幸福感。人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雷锋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传家宝,在现阶段更有它现实意义,是丢不得的。在这点上,我认为物质生活还是简单一些为好,简单不累心,淡泊能明志,可培育一种清醒而丰满的精神境界。

将革命进行到底

“
69-04”代表制作的年份,40多年了,毛巾质地至今仍很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