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世博园区门口人不多,很快到安检口。在通过安检时,被告之包内有违禁物品。查呗,“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原来是一个打火机和一把水果刀,我忘记拿出来。我解释道,削水果用的,没有其它意思。检查人员看我不像一个“坏分子”,就淡淡地说了句“没收了”,我点点头,心微微痛了一下,但是很快被“舍得”酒里的广告词所代替而平复,没有“舍”,哪来“得”。坦然地看着他把这两样物件扔进地上的垃圾筐里。
10月23日下午赶世博末班车,还赶上了超强台风“鲶鱼”。两点多,入园时就下着小雨,有伞所以不怕。四点以后,雨越下越大,地上汪起了水,还伴着阵阵冷风。在劲风大雨中,热门场馆前排队的人头一点不见少,被一片片的伞花遮住了。世博会让国人学会了排队、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忍耐、学会了迂回前进。有雨伞遮挡,身上的衣服还是湿了,雨是斜着横扫进来的。鞋更不用说,全湿了,最后不管不顾地在水汪里淌着。我身后一对青年男女瞧着前面人的鞋,嗤嗤发笑,轻声说,“照下来就好了”,是什么值得他们那么好笑,我仔细一看,也忍不住悄然笑了。前面一个女孩,穿着黑色坡跟鞋,鞋口冒出许多泡沫,走一步冒一串,还“咕唧咕唧”响,跟螃蟹吐泡泡似的,自己则浑然不觉,难怪要惹人笑。每个人注意力被进馆前的兴奋所集中、被参展馆的目标所吸引,这种情绪会互相影响、互相传染,其他则淡忘了。人多、热气大、阵势强,风雨在此刻真不算什么了,“风雨后见彩虹”的歌词用在这里十分的妥帖。我的湿衣服在出馆的时候,几乎捂干了。
10月23日我从下午2点多进馆,到晚上10点半出园。当天入园人数为73万之多。在八个多小时里我马不停蹄地观看了10个馆:卢森堡、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土耳其、加勒比共同体、圣马力诺、阿尔巴尼亚、加拿大、美国。
10月24日我从上午9点入园,到晚上9点半出园。当天入园人数为38万。据世博会有关部门统计,截至上午十点十七分,参观总数达到7000万。我应该是这七千万中的一员。在这一天里,参观了14个馆:非洲联合馆、立陶宛、丹麦、瑞典、智利、古巴、委内瑞拉、波兰、匈牙利、法国、英国、瑞士、荷兰、秘鲁。除了吃午餐和晚餐的时间,坐下来歇了一会儿脚,其他时间都在走,是平时锻炼的体魄支撑着我的行动。参观只能说是骑马看花,还附带着在护照上刻上该国家的印章.每个馆至少有一点印象,也就算是我对世博的体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