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聊也是劳动

(2010-05-04 16:10:42)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文

    过节了,我给自己放了两天假,不上网不写东西,让脑子轻松两天。脑力不劳动了,体力要劳动一下。

    五一劳动节在家劳动。洗了一大堆毛衣,洗到第五锅时,老公说别洗了,衣架不够用了,让洗衣机歇一歇,他是心疼机子洗坏了。另外刷了七八双鞋,难得有个劳动节,难得有个大太阳,难得有了洗涮的心情。洗干净,刷干净了,晒好收好心里舒坦。

    干完自家的事,到老妈那里去看看。节前她从上海探望老姊妹回来,想听听她唠唠上海的事,八十三岁的她去看望九十六岁的大姨妈和九十二岁的二姨妈,在上海住了半个月。她午睡醒了,靠在沙发上,泡一杯茶,打开了话匣,我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这次到上海,发现大阿姐的精神依旧好,耳不聋眼不花,脑筋灵的很,什么都记得清清爽爽。相比之下,二阿姐舌头不灵了,一见面讲话时,嘴里像含粒橄榄,步态也龙钟了。”她模仿着学给我看,老妈还有点模仿能力,学得还真像。大姨妈16岁就嫁人,养了十个孩子,小女儿和大孙子和她一道生活,平日里有人打打岔,和她说话的人也多。她说活到现在,有人照顾她是修来的福。二姨妈年轻时,姐妹里数她最漂亮,最能干,命也最苦,二十六岁守寡到如今,一儿一女,儿子不在了,全家也移居国外。有个女儿住在附近,照顾她的生活。大多数时间还是她自己一个人过,寂寞对于她是最难捱的,她的社交圈就是下午打麻将。平时语言交流少的很,所以寂寞对于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来说是最易催人衰老的,用进废退,对谁都一样。

    我妈接着说“早上六点钟,天还不亮,二阿姐看我醒了,就喊我过去,叫我把枕头搬过去,两个人躺在床上一直聊天说话,聊到八点钟,再起床洗漱,吃早饭。去的这些日子天天如此。到我回来的时候,发现她讲话好像清楚一些了,反应也快一些了。我对她说,你要谢谢我,你讲了半个月的话,我听了半个月的话,把你舌头变灵光了。她嘿嘿笑。”如此看来,我妈她很懂话聊的作用,也为她这趟取得话聊的劳动成果而得意。因为她在日常生活里,也会碰到类似的苦恼,知道话聊是一种对延缓衰老极有效的治疗。当然,话聊时听的一方要有耐心,忍耐啰嗦、重复、颠三倒四的话语,还要陪上一去不复返的时间。

    劳动从微观和具体的分类来讲分两种,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能强身,比如洗毛衣,刷鞋子、拖地板等等;脑力劳动能健脑,比如创作、设计、写作、策划等等。从宏观上看,生命的成长过程、人体器官功能不间断地使用以及延缓衰老的种种措施,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劳动,语言交流的陪聊不费体力,也不费脑力,很难归到上述两种劳动中去。但器官的功能使用,一个听,耳朵的听觉功能在活动,一个在说,嘴巴的述说功能在活动,说话也是需要经过头脑思考的,语言也需要组织整理的,谁又能说它不在劳动呢?所以我认为,聊天尽管不像演说那样正式,也应该算是一种劳动,对于老年人有特别的意义。

    不要忽视陪聊的作用。要聊天,要进行语言交流,让嘴巴动起来,也需要条件,必须有人听,否则是无的放矢。一个人讲话没有人听,叫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要不然就是神经病。有人听,说的人才有的放矢,不管说什么才有意义。听的人,实际上是抽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时间的轨道上,陪伴着说的人慢慢地往前行走,这种生命移动的劳动不易被察觉,也不被人承认。对于说的人是太重要了,不光器官功能上得到活动,倾诉和宣泄同时心理也会得到满足。有空还是多陪陪老年人说说话,或者听她说说,这是一种需要,不花钱、不费体力,但是花时间。

    这个五一节我进行的两种劳动,体力的,还有话聊这种隐性的劳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口福
后一篇:与金无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