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春卷的题外话

(2010-02-17 13:09:4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文

    年夜饭在家吃的。有一道点心是春卷,说一些有关春卷的题外话。

    大年二十九下午到附近小菜场去采购。刚下过雪,地上的雪还没化,天气格外冷,路面湿湿的,还结着薄薄的冰。想着要吃春卷,就先到菜摊上买蔬菜。买了荠菜、冬笋,还买了肉糜,准备作馅。接着在一个做春卷皮的摊位上排起队来。问过价,10元一斤,年三十摊主就要收摊回家过年了。在我前面已排有四五个人,看似不多,实际候时不短,一斤皮子只有三十几张,但等了一个多小时呢。融化的雪水像更漏里的沙,从屋檐上滴落下来,滴滴嗒嗒地数着时间没个完。若在平时早没了耐心,可明天过年,等呗。北方过年包饺子是少不了的,南方包春卷,蒸八宝饭也是少不了的。

    排在我后面的一位老太太抱怨说,就因为韭黄馅子没包完,皮子少了,所以再来买一点。早上春卷皮还8块钱一斤,怎么这会儿涨到10块了。又说,早上买韭黄还8块钱一斤,刚才看到15块一斤,吓一跳,涨疯了。前面一男士接了她的话茬儿,过年没法计较这钱的事,非得在这一天吃,吃的就是“年”。

    做春卷皮的是一个20多岁的姑娘。面前放着三个蜂窝煤炉,炉子上放着半公分厚的圆形铁板,身右侧放着个用大号涂料桶改制的面料桶,里面装着小半桶面糊糊,快要见底了,看来生意不错,上午已卖出去大半桶了。姑娘说,早上5点多就来这里忙活了,基本上没怎么歇。脚旁边的一个红塑料框里堆满了五十元、二十元、十元的票子,生意火啊。看她手脚麻利,配合协调,想想她好歹算是项技术活,赚钱也真不容易。

    只见她满是面糊的右手,又在桶里抓一把糊糊,单只手在桶的上方不停地和着面,动作连贯而熟练像在表演。她挤兑着掌中粘粘的、富有韧性的面糊,从拇指和食指窝成的圈圈里冒出来,眼见得挤出面糊往下坠落,即将掉进下面的桶里,说时迟那时快,被她眼疾手快一个动作捞上来,就像在空中捋着一把长长的胡须。如此上上下下,反复多次,直至她要的那个柔韧度。

    和好的面团在她的右掌,她把面团在热烘烘的铁板上顺势快速轻轻往下一摁,随即往上一拎,留下一圈圆圆的、透明的、薄薄的白印,粘长的面团顿时又缩回掌中。她对涂抹不匀、多余的地方再稍加修补。烘烤不到半分钟,那印越来越清晰,像河面浮起的一叶萍。周边的一层皮慢慢翻翘起来,姑娘用小铲子顺着圈轻轻一铲、用手一揭,一张白生生,圆溜溜,薄如蝉衣的春卷皮就做好了。她一手和着面,不时向着三块铁板上轮流涂着面糊,熟练的操作决不亚于盖图章戳子的速度。另一只手不停地揭着一张张烘烤熟了的皮子。一会儿一叠春卷皮做好,上称。

    看做春卷皮的过程,忘了冷,忘了贵,忘了烦,忘了等,忘了时间,像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制作那样有趣。我想,有些食物,不在于吃到嘴里才算是品味享受,有些过程享受起来更加有味道。我已先期品尝到春卷的味道了,那是看制作春卷皮的过程,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享受,但真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