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悬空寺想到的.......

(2010-02-01 21:55:06)
标签:

旅游

山西悬空寺

古代建筑

质量.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文

金秋,工会组织山西游。印象最深的是山西名胜——悬空寺。

1500多年前北魏太和盛世。一座神奇的空中楼阁,悬在恒山金龙峡谷西侧的绝壁上,这就是举世罕见的高空古建筑——悬空寺。它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为集道家之玄,佛家之空于一体的空中建筑。悬空寺以西为正,山门向南,建筑面积1525平方米,有大小殿阁、房舍40余间,佛教殿12道教殿5座,供奉神像佛像80余尊。远望神楼仙阁,凌空悬挂,傍崖而栖,疑似海市蜃楼;近观楼体空悬,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宛若凌空绝顶的飞来庙宇。无愧“天下奇观”的美誉。踏上悬空寺,恍若步入迷宫:楼堂殿阁,交错叠折,扑朔迷离,栏回栅转,几经穿越便到寺中,三层悬空飞楼,两座宏伟的三层九脊琼楼,南北遥相呼应,中间断崖数丈,飞架栈道相通,争奇斗险,摇曳不停,使人如履薄冰,登浮云,步天庭之感,惊心动魄,神慌体颤。

在北楼三层建有五佛殿、三圣殿和三教殿。其中,三教殿供奉着佛主释迦牟尼、道教鼻祖老子、儒家始祖孔子,这种佛、道、儒三教鼻祖同居一室的格局,正是古老的“三教合一”思想的完整体现。步出三教殿,仰望长空,青天一线,山风吹拂,神清气爽。低头俯视长峡,吊桥绿地,浑河浊浪滚滚,山水寺庙,相映成趣,置身悬空,妙不可言。

德国一位建筑学家这样赞叹:悬空寺把力学和宗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的,他的感叹不无道理。历经1500年的沧桑巨变,悬空寺依然耸立北岳,让后人在其中观赏品位和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壮丽、精美、尊贵、神秘,还有它的坚固……。有人说,悬空寺的建造者当年运用的力学原理,比牛顿的力学原则还要早1000年。悬空寺在建造时,工匠们先在岩石上凿开一排“口小肚大”形状的石洞,再在石洞里放置一个锥形物,然后把恒山当年长的铁杉木加工成剪刀状,并用桐油浸过的横梁用力砸进洞内一半,另一半露出洞外。这样,石洞外边用力越多,石洞里边就咬合得越紧,固定好的横梁又把压力传承到岩石上,成为“地基”,再在木桩横梁上铺石,成为“地面”,接下来就可以起墙造屋了。于是,巧借岩石暗托的力量,这座举世罕见的摩崖建筑便悬空而起。悬空寺的设计和建筑,紧凑精悍,秀丽玲珑,有惊无险,似虚而实,若危而安,整个建筑似镶嵌在翠屏山壁,难怪李白题写下“壮观”二字,“壮”字上多加了一点,叹为:“太壮观”。先人们在当年并不发达的科技条件下,独居匠心,奇妙大胆的设计,精巧绝伦的建筑令世人由衷赞叹和折服。

看着、想着……看看古人1500多年前留下来的精美杰作,乞今为止还坚如磐石,联想到如今新闻媒体不时暴光的“某某大桥坍塌”“某某堤坝坍塌”"某某房屋倒塌"的消息,不由为那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草菅人命的伪劣工程汗颜和愤懑。我,百思不得其解:古人不用一钉一铆,更想不到用水泥、钢筋去建屋搭桥,然而工程质量却那样坚固。一座座古寺、古塔、古桥,一段段古城墙,历经岁月沧桑,彪炳史册,流传至今,远的如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万里长城,近的如眼前凝结着古代先人智慧结晶的悬空寺、应县木塔等建筑,它们给人以美的享受、质的豪迈、力的震撼。我在比较,我在思考:古代的建筑为什么那般坚固?只是技术上和建材上的原因吗?不,不是的,古人用心和血去建筑的。我们在赞叹先人精美杰作外表的同时还要进一步领悟中华民族致善致美的内涵,传承中华民族致真致诚的完美品质。而今,时代迈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高速发展,高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新型建材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造屋建桥理应更牢固,然而因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命案官司屡闻不绝,究其原因,传统道德在滑坡,体现道德核心内容的“责任”二字在那些被利益熏心、铜臭挟裹的人的心中渐渐被蚕蚀,为了中饱私囊,他们视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如草芥,责任与质量被弃一边,因而出现“豆腐渣”工程。心黑了、蚀了、朽了,桥和梁还能牢吗?

谈古论今,并非厚古薄今,探究古今,在于借鉴历史,意在呼吁强化国民的素质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鞭挞和摒弃重利轻德的丑行。时代是向前发展的,科技生产力越发达,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领域也越要领先,德艺双馨,德技双行,发展才能平恒,社会才会和谐。在当前,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在医疗单位,愈加强调医疗质量的重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对于物的建造如此要求,况且人呢?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对于人的疾病的诊治和康复,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质量上承担着多么大的责任。这是需要用心智去锻造医术、用医德去修缮心灵、用呕心沥血的情怀去塑造天使形象的伟大事业。

“质量”由悬空寺建筑的话题引发,而“责任”则需要我们从道德的深度去度量、去诠释、去延伸、去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竹海二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