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薄利多销

(2010-01-15 11:37:4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文

薄利多销

 

     薄利多销是如今市场经济重要的销售理念,我在现实中感受并体验着。

     最初体验是购买《读者》。一直在报亭购买《读者》,三块钱一本,每期不拉。一次,在离家不远的琅环书店浏览时,发现有《读者》杂志代售,每本两块四,嗨呀!有这等好事,比报亭便宜六毛钱,是按8折优惠,当然还必须出示会员卡。因为我经常光顾该书店,所以12块钱的会员卡早就办好(卡的价钱也应时而涨,最早12块,后来涨到18块)。自那以后,就像和书店签订了一项合约一样,每期新到杂志必在琅环买了。我就像一只捡到便宜的小麻雀,眼睛直盯着鼻尖跟前的小米粒,一蹦一蹦地啄着,盘算着:“每期便宜六毛,一年下来12期也要省下7块多钱,可以多买三本杂志”。全然忘却有一个用小棍支着、用长长线连着,罩在头顶上的大扁箩,还有躲在远处猎人的一双眼睛。事实是:便宜的那两折,商家早已搜罗囊中,变成更香的诱饵,放出长线来钓大鱼。体现在你的那张会员卡上,12块钱不是你白给商家的吗?你不是不想白给吗?你必得付更多的钱才能获利你的两折,在这当中商家让利给顾客,这个利润就像一根无形的钓钩牵住了你的钱包,像一个无形的圈,套住你的脖颈,乖乖跟他走,乖乖让你掏钱非得往他的筐里投钱不可,这就是经商折扣优惠、薄利多销的秘密之一。购买《读者》杂志直到后来琅环书店歇业关门为止,我也算获利了,起码把那两折挣回来了,当然商家从我这里赚走两折以外更多的钱。

    入了股市,自然关心起时政和经济,每天买一份扬子晚报,看股市行情就成了必做的作业。那天下班天色已黑,路经四圩头,在一棵大梧桐树下的固定报摊上买了一份扬子晚报,给摊主五毛,她找回一毛,我心想;别处五毛,这里四毛,又发现一个便宜,再一想:下晚了,可能是落市价,早上未必是这个价。为了证实我的判断,第二天早上上班时,又在她家报摊上买的报纸,还是四毛,我的判断出了错,这个报摊一直是薄利销售价,只不过我没发现而已。一旦发现,我就又像和这个报摊签订了一项合约一样,每天必定到她这里来买报纸。这次并没有什么会员卡之类的优惠手续,只是偶然发现。但是不自觉地,我又选择了把钱币专扔到她的兜里。我的这种心理代表了大多数人消费心理状态,商家也摸准了人们有便宜肯定会贪的消费心理。这一回我确实发现薄利多销的诱人之处:说起来应该是双赢。我走路上下班,半个小时的路程,一路走来,要经过十多个书报亭,随便哪里都可以买,为什么偏偏会到她这里买,就是偶而发现那一毛钱薄利的召唤,我看中的是;每天省一毛钱,一个月下来要省三块钱,可以多买7份报纸的钱,我得利了。摊主让出这一毛钱,好像少赚了,但每天可以稳稳当当吸引一批回头客,牢牢地掌控着一拨人,而坐收赢利那四毛钱中的利润。她也赚了。

    薄利多销的薄,其实不薄,先薄一薄,销路就多了,多了就来钱了,几个薄一相加利就变厚了,就多赚钱了,商机就是这样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