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泥土
SD里,一条不宽的小巷,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路两边是住家,他们出门就是马路。在这四周被水泥和沥青禁锢起来的窄小天地里,我发现了人们渴望绿色和与泥土亲近的心愿。
一切都因陋就简,废物利用。一只只用旧水果篮做成的花盆,从二楼住户的窗台里吊下来,伸出一丛丛碧绿的吊兰。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吊篮”了。住户水泥台上摆满了用泡沫塑料包装盒、废弃的食用油桶、裁剪过的大口雪碧瓶做的各式花盆,种上了花。
只见一家住户门口,台阶边整整齐齐排列着一只只废弃的旧水池,有白瓷的、有水泥的,有水磨石的,一溜儿排有七八只,一方方的池里盛满了泥土,每只栽上不同的绿色植物:有青葱、绿蒜、苋菜苗、小菜秧,还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朝天椒。细小的菜秧苗,破土而出,露出短短的两片绿叶,仿佛是栖息在泥土上的绿蝶,使原本灰秃秃的街、屋,顿时有了绿的生机。在靠近马路一侧的水泥池盆,主人别出心裁地用旧的、拆散的大竹扫帚竹枝,一支支地插在水池边的泥土里,细细的竹枝形同篱笆一样将家院和路分界开来,框出一小片绿园,生成一幅别有情趣的画面。我犹如路经一户乡村的农家小院,身子被竹篱隔在了院外,但目光仍锁不住地投向了里面的绿色,心里充满由衷的喜欢。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泥土是孕育和滋养生命的乳汁。人们亲近泥土,渴望绿色,就像襁褓里的婴儿渴望亲近母亲,吸吮甘甜乳汁一般。以前感受并未如此深刻.小时候庆幸自己生活在大城市,住高楼大厦,走齐整的水泥、柏油马路,晴天不担心尘土飞扬,雨天裤脚不会沾一点泥星,不像乡下的雨天泥路要挽裤腿,甚至打赤脚。
最记得,当兵的第一年,在新兵连度过的那些日子。宿舍门前的那条泥巴路,雨天的泥泞陷住了多少双穿着中筒、高筒胶靴的脚啊,使劲拔出的往往也只是自己的一只脚,鞋就像被胶水粘住似的纹丝不动,与泥泞牢固地贴在一起.此刻的人如同独立在梅花桩上的金鸡一般,左摇右晃,狼狈不堪。想和大地亲密接触一把,还真得要有勇气。
而今,寸土寸金,房越盖越多,楼越盖越高,地越来越少,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泥土和绿更显弥足珍贵。所以,有时间、有机会还是到青山绿水、田间绿地去多走一走吧,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一下被钢筋水泥禁锢的胸襟,用绿色渲染一下自己的心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