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州拙政园琐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园林艺术在我们国家堪称经典,她的袖珍,她的玲珑,她的秀巧,她的精致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拙政园最具有代表性。
我到苏州拙政园去过好几次,第一次是在八十年代初,早年在我的印象中,她与其他的江南园林景致相差无几。可能是走马看花,有眼无心;也许是自己无知浅薄,没有关注园林文化的内涵;也可能是到此一游,醉心于留个影而已。倒是最近,有关拙政园许多园林文化的内涵是重游后才知晓的。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好诗需得反复嚼。随手记下,与大家分享。
1、 拙政园分东、中、西三大块,东园迎宾,中园观景,西园是后花园,是小姐、太太们专门活动的场所。
2、 中园分有春、夏、秋、冬四个亭台楼阁,每个亭的四周分别种有不同季节的花卉和植物:春赏桃李,夏赏荷,秋赏红叶、黄菊,冬赏梅,四季都有花可赏,可见主人的用心是何等别致。四个亭阁风格迥异,各领风骚独一季。
3、 会客厅或堂会唱戏,男主人在前厅,女主人在后厅,中间设有一屏风阻隔着。男人对唱戏文的面容、扮相、身段、唱、念、做、打都能观赏到。女主人就没有那样福份,只能是坐在后厅听戏,只能凭想象力去猜测唱戏人的模样,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我看是眼不见,心更烦,耳朵还听着呢,干急逗,心里不知有多少只猫在挠抓呢,还不如不听。从“男女授受不亲”这一斑设置中可见封建主义这只黑豹吞噬多少无辜的性命。
4、 古代大户人家建筑都是高墙深院,我所知道是“门庭显赫”“防盗防贼”。这次我注意到,女主人在后厅听戏时,面壁高高的围墙,导游告诉说,那是男主人有意“金屋藏娇”的作为,寓意是防止“红杏出墙”。它昭示着旧时的女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悲惨命运。
5、 走过一段用碎石铺就得小径,上面有两种图案,一种是四叶花瓣状的,另一种是铜钱状的,两种图案互为相间,一步踩着“花”,一步踩着“钱”,一步一踩,边踩边喊:“花钱花钱花钱花钱”。寓意是:财源滚滚,有花不完的钱。我们一听有钱花,多好的事啊,争相上去踩,一排溜就像演戏走圆场一般,一个连一个。你若下次到苏州拙政园,不妨去踩上一遭,讨个口彩,图个吉利。
6、 西园和中园之隔有一堵长廊,导游说这罕见的长廊建筑即是有名的复廊,围墙把两个长廊分割在左右两边。靠西侧的长廊是专门给女人走的,地面是用砖铺成的方形的格子,寓意是:做女人就要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而靠东侧的长廊是专供男人走的,地面是用砖铺成人字形的,寓意是:做男人就要做人上人。两条长廊显示出封建年代男尊女卑的落差。
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长,是久远的、含蓄的、有寓意的,包括在民俗风情、诗、书、画、乐以及古代建筑里,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显,这就是她的博大精深吧。记忆是跳跃的、零散的,所以记录也是不连贯的,只能是想到一条写一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