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个现象是否普遍,在经过一段求数量不要质量的真题及预测题训练的时间后,突然回首,发现自己在拼命做题之后居然一无所获。事实上,由于预测卷的难度有所上升,正确率反而下降了。再加上就要考试了,心态上已经陷入困境了。
这种现象仔细想来,至少对我来说,是出现在每次考试临近时。自以为成竹在胸时,突然发现竹子断了。不禁在想,传说中正确的学习方法究竟在哪里,我的学习方法又错在了哪里,最后,考试怎么办。关于前两个问题,就不多说了,一句求数量不要质量就可解释清楚,就这个阶段来说,考试怎么办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片面的认识导致了我过于悲观的心态。有一句话或许不是绝对的正确,但这个时候用来也还是合适的:一片耕耘,一片收获。不妨将前一段时间海量的题海视为基础,而收获之所以未到是因为量变还没发生。此时,该是细心的分析研究每一篇阅读的时候了。脑中大量的做题经验会在这时成为自己举一反三的关键。重要的事,最后关头时,最好留几份近期的真题,作为最后的检测。
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此时,切忌否定一切,切忌否定自己之前做过的所有努力。英语虽然是文科,但我认为,它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成功的,特别是它的考试。所谓的考试技巧至关重要,而这些考试技巧就是在分析错题分析文章时积累出来的。比如说,在精读文章之前,先看问题(只看一遍是没用的,看过之后就忘了,最好思考一下它可能的考点和答案的分布)和每段的开头(用中文或直接划线标出每段的大意)。善用排除法是所有题型通用的。
端午假期,好好吸收一下以前做过的习题。四级,还是没有问题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