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 |
“混元三教九流图”为线刻画(见下图),整个画面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线条流畅,富有韵律,而寓意深刻,令人称奇。
中国传统文化中,“圆”占有特殊地位,古人认为,“圆”意味着圆融、圆满、和谐、完美、自(富)足、淳朴。而从宇宙论角度说,“圆”又被视作宇宙的起始状态,是万“有”本根,孕化万象的“太一”,生命灵气与活力的来源。
http://s10/mw690/001OGa8rzy6LXCg73jr09&690
中间最小的圆圈应称作“九流混元图”,置于长者手中的画轴中间。此图由九片轮状型叶片(或花瓣)绕圆心组成,呈逆时针旋转。“九流”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为先秦学术派系,后泛指各种学说与思潮,九片叶轮(或花瓣)或有代表“九流”之意。九轮转动不停,寓指“九流”圆融无碍,或借花瓣长开不谢,寓指“百家”恒久流传。
整幅图以“九流混元图”为核心,向外辐射,富有动感;除儒道人物头饰有异外,以佛教人物鼻尖与“九流混元图”中心连成中轴线,两边保持严格的对称关系。人物衣袖宽大舒展,有道教“阴阳鱼”圆润笔法的特征。
“混元三教九流图”笔法圆畅,构思精妙,一改三教“鼎立”的布局,将三圣融为一体,仅以三个圆圈就勾勒出如此丰富、重大的内容,别出手眼,令人叫绝。
http://s12/mw690/001OGa8rzy6LXCiKAB5bb&690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朝第八任皇帝成化帝朱见深登基不久绘制的《一团和气图》,并附《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一首:“嗟!世人之有生,并戴天而履地,既均禀以同赋,何彼殊而此异。惟堑智者,以自私外形,骸而相忌,虽近在於一门,乃逺同於四裔。伟者达人,遐观高视,谈笑有仪,俯仰不愧,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噫!和以召和,明良其类,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岂无斯人辅予盛治?披图以观,有概予志。聊援笔以写,怀庶以警俗而励世。”
“三教合一”的思想不仅流露在成化帝身上,其它许多寺庙文物中也有类似情况。以佛教圣地少林寺为例,钟楼前有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郑王之子朱载堉所立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图面是释迦、孔子、老子三圣合体像,该图极有可能是朱载堉借鉴其曾祖成化帝的《一团和气图》所制。图赞中写到:“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体现了三教合流、和睦相处的思想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