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延弘居士少林寺皈依感悟

(2014-08-21 10:52:47)
标签:

佛学

延弘居士少林寺皈依感悟

8月17号周日,这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跟随少林都市禅堂,第二次去了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曾经就来过一次,那次是旅游。这次是皈依佛门,拜永信大和尚为师,顺便有幸去聆听了一年一度的机锋辨禅,膜拜来自全国各地寺院住持高僧的辩禅盛会。 

    鄙人不是心血来潮,因从小喜欢国学,学习传统文化,佛学也略懂一二,我还是相信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其实我们都信的,不然生活中就不会经常听到遭报应几个字了。
    偶然从少林寺网站看到周末有皈依法会,而且是永信大和尚亲自主持,一般都是谁主持谁就是你皈依三宝的师父了,就要拜谁了。听禅堂师兄说,这还是第一次呢,之前都是其他法师主持的。看来大和尚对禅堂的居士团还是很照顾的。
     早晨六点多紫荆山集合出发,九点到了少林寺,因为是少林都市禅堂的居士团,我们车直接开到少林寺山门口的,下车跟随寺院的接待师父巡礼,巡礼就是参观整个少林寺,专门的寺院师父讲解每个细节,使整个巡礼非常值得,历史文化厚重的少林,如果没有专业师父讲解,很难看懂无非走马观花。尔后我们居士团二三十个要皈依的被领到经堂,有师父给我们讲解下午皈依法会要注意的事项。
    中午十一点,我们准时去斋堂和少林寺各位出家师兄一起过堂,过堂就是吃饭。斋堂是不能去吃饭的,除了参加辩禅的高僧和少林寺弟子。如果是游客要吃饭,可以去少林寺里面的欢喜地用餐,那是类似于饭馆之类的地方,没有30块钱别进去。很荣幸即将成为少林寺俗家弟子,居士团可以去,因为我们即将皈依,皈依后就是少林寺俗家弟子,而且是少林禅堂的会员,还挂着机锋辨禅的牌子,很荣幸可以去斋堂和各位师兄一起过堂。
    上香,念经,过堂也是一种修行。碗筷摆好,大家都做好,念阿弥陀佛。师兄们会挨个打饭的。等师兄走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拿了一个包子,四个菜走到我面前我都要了一点,米饭也要了一点,就是想尝尝斋堂的饭菜。说实话,油水不大,而且全是素的,包子也是素的,但是味道都挺不错的,而且包子馒头米饭都是自己蒸的自己做的,有家的味道。少林寺四五百个弟子每天都是吃这些的,包括方丈。而且是一人一个碗,一双筷子,还盛菜还要放包子,还要一会盛汤,汤是五豆汤,就是平常五种豆熬的汤,很解渴。对了,斋堂是不让拍照的,我一个朋友拍照被师兄指责不准拍照,但她最后还是拍下来了。中间有个四十岁的大男人,直接拿个包子大口的吃,而且站在佛像的面前,被一个大师父责备没素质,吃相不好。
    其实包子还想吃一个,可惜太大了,一个就饱了。包子好好吃,吃完都是自己刷碗筷。我们的碗筷是禅堂自带的,刷完还放回原处。斋堂的僧人碗筷自己刷完放在固定位置。
    休息一会,我们自己溜达了一会。下午一点皈依法会就开始了,在少林经堂举行的。听说平常有人皈依都是在课堂举办,而且不是永信大和尚主持。我们这次真的好幸运啊。大和尚准时到达,门外很多游客看到大和尚来了,开始聚集往经堂里面走,没办法只好来了几个保安在门口维持秩序,法会严肃尊重的举行,大概半个小时后,结束了。我的法号是:释延弘。
    少林寺用的是70个字的辈分,所有少林弟子都姓释,信字后面就是延字辈了,所以我的法号赐为:释延弘。大家以后可以叫我延弘师兄或者延弘居士。皈依佛门的人都是在家修行的居士、少林寺俗家弟子,发给皈依证,皈依证工本费50元。少林寺弟子分为2种,一种是受戒剃发出家弟子,一种就是俗家弟子。少林寺目前出家弟子大约500人吧,其他的都是俗家弟子。也许你去少林寺看到很多也是剃发的穿着僧衣,但他不一定是出家弟子,很多都是俗家弟子。俗家弟子是可以结婚的,在家修行的居士。只需要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像释小龙释小松他们都是俗家弟子,少林寺里面很多卖东西的也都是俗家弟子而已。真正的出家弟子是不算命不卖东西。

    下午三点,在明禅师兄领下,我们去了戒坛观看机锋辨禅,精彩的很啊。全国各地,还有世界高僧,非常智慧哦。尔后特意买了登封烧饼夹豆腐串吃吃,一路去塔林参观膜拜,六点就坐车返回市区。
     顺便说一句,佛教信徒可以晚上或者周末去东区东风南路创业路交叉口向西500米路北的少林都市禅堂免费听课,学习八段锦,国学,修行,吃斋饭。别忘了随喜功德。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下少林寺和都市禅堂,网站上内容丰富,我就不多说了。

http://s15/mw690/001OGa8rzy6LpEd6PeKbe&690

http://s12/mw690/001OGa8rzy6LpEeqeQXd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