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流水喜席20250602
(2025-06-02 16:53:44)
标签:
农村婚宴本色回归 |
分类: 有感而发 |
“来来来,上压桌喽!”
看客的乡亲一声令下,面前的空桌子上,被人端上一盘花生瓜子糖、一盒烟、两瓶酒,还有一大瓶饮料。旋而,喜笑颜开的人们,剥一颗糖放嘴里,甜滋滋的心情,霎那间释放开来。
我“发小”的女儿“回门”,在村里举办热闹的回门宴,宴请远道而来的各路宾朋和八方乡亲。
我如约而至,真的是时隔几十年后,再次坐到了流水席,感受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烟火气”。
所谓流水席,其实是宴席的一种叫法,意思是人们随到随上桌开饭的宴席。我“发小”准备的喜事流水席,从上午十点半就开始了,持续三个小时以上,亲朋好友利用这段时间拉拉家常、叙叙旧,不仅仅是祝贺喜事而来,更像是一次亲朋好友的“超大型聚会”。
偌大的餐桌摆在发小自家、邻居家的院子里,摆在屋外的街巷中,凳碰凳、人挨人,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找到“预留”好的位置。我坐在其中,见到了几十年没见的同学、同桌,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匆匆过往”,好友们在一起谈天侃地,好不快活!我一点都没有那种“开席而聚、闭席而散”的感觉,而是久违的乡土情感,在内心久久挥散不去。
我“一路走过来”,看到的一切,更是把我一下子拽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岁月时光”。在宴席准备区,我看到农村人的“诚实本分”。属于“发小”本家的妇女们分工默契、开心合作,切菜的切菜,洗碗的洗碗,炒菜的炒菜,还有刚刚切好的一盘盘水果西瓜,正在炭火上烤制的“雏鸡”滋滋的冒着香气,让我忍不住咽下了口水。而在灶台上颠勺炒菜的的主厨,应该是村里公认的做菜好手,做出来的菜肴,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完全可以跟星级酒店相媲美。
我转头看到墙上贴的一张红纸,是用飘逸潇洒的毛笔字写成的“菜谱”。烤鸡、红烧肉、牛肉、清真虹鳟、腰果虾仁、尖椒肉片、糖醋丸子、麻酱豆角、粉皮黄瓜花生米、凉拌香椿苗、核桃仁香椿,还有米饭、油果和大锅菜。这些菜肴看着简单,没有什么名贵的食材,但却从头到尾凸显着人情味。尤其是那碗大锅菜,冬瓜、粉条、豆腐、五花肉,用柴火熬制了几个小时,吃在嘴里回味无穷,真的是“满口香、香不散”!我连吃两碗,大呼过瘾!
这里不是酒店,但胜于酒店。每个人的人工都很明确,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非常清楚自己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并且还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让来的亲朋好友“高兴而来、满意而走”。贴在墙上的一张大红纸上写着详尽的“人事安排”,有主管,有大灶、小灶,有端压桌的、端盘的、端饭的、端油果的、端大米的,有看客的、记账的、出库的、烧火的、烧水的、洗刷的,还有机动人员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如此,可见我的“发小”在村里的人缘极佳。而四五十桌的规模,足见他也有很高的声望!
这次久违的“流水席”,场面是相当壮观和霸气,如此加持,我“发小”女儿的回门喜宴可以说是圆满礼成。场面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来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也正如北方人的脾气秉性,透露着豪放与真诚。
待“发小”的二姑娘出嫁,我还要去,去吃“流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