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有多重是学习质量单位的一个难点。质量单位很抽象,特别是吨,这个很大的质量单位,要让学生理解,必须把这抽象的单位和形象的物体结合起来。这一课有了多媒体课件以后,教学的效果却大不一样,很好的突破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这部分内容分为几个层次。一、复习旧知。让对子之间谈谈对克与千克的感性认识。可以问:一条毛毛虫大约多重?一只蜗牛大约多重?一个大西瓜,一只大公鸡,一个同学?一辆大卡车?这些问题既可以通过常见的物体考查学生对克、千克的理解,还能引出新课“1吨”,从而进入“1吨有多重”的学习。二、新课的学习。1、对1吨的感性认识。分小组猜猜4种动物有多重,再称一称。算一算:几头这样的动物的体重一共大约是1000千克。通过这样的猜测,算一算,孩子们对1000千克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揭示1000千克就是1吨。2、小结。让学生谈谈1吨在脑海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把对1吨的认识形象化、语言化。3、在生活中你哪儿看到过物体是1吨。通过学生的描述和课件,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物体和1吨联系起来,使得这个抽象的质量单位更生活化、形象化。三、练习。主要题型有单位换算,比大小,连线,选择恰当的单位。解决问题。
每一个环节学生汇报后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小结。小结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有助于学生理解,也有助于下一环节的开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应多动脑筋,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