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明文存》·屠正明著·1019篇

(2024-05-14 06:46:49)
标签:

杂谈

我曾经在《东风汽车报》“东风副刊”,
发表散文《灯下杂记》100多篇。有的
散失了。现在发表若干篇,大家共享。

                        7·师之魂

 

不在沉默中消逝;就在沉默中站起。

    我高中毕业,回乡作一年民办老师。既然做了教师,就开始想做教师“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为人师表”;教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天、地、君、亲、师”——想到孔子圣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想到孔子门下有十哲:七十二贤人中,最优秀的学生有十个: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说:"从我于陈蔡,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德言政文——师之魂;践知践行——师之魂。要“忠于职守”:培养不出“哲人”,要培养“人怎么做人”。

 在学校,一开始,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学生入队宣誓;二是带领学生远游。我知道,孩子能戴上“红领巾”,该是多么荣幸,多么神圣。我小时候,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激动得白天黑夜不曾解下,和着它玩,和着它睡;那次同父亲上街,给我买千张豆腐卷油条,加以奖赏。只是那个卖油条的,说了句红领巾是“驴炸吧子”,亵渎了它,我才不带它了…

  

  我主持仪式;讲红领巾的来历;讲红领巾来之不易;讲毛主席195061日,亲自题词:庆祝儿童节讲我我的亲身经历:对红领巾,格外珍惜,格外爱抚;不要玷污,不要亵渎……5个老师,为26个孩子,一一系上红领巾

  最后,高举右手,举行队礼,庄严宣誓—— 我是中国少先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共产党的领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劳动,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力量!仪式,在《中国少先队队歌》中结束: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于是,队旗招展,队歌嘹亮,锣鼓齐鸣……相信,在孩子心灵里,打下深深烙印!

 ··组织徒步远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徒步远行,参悟人生。……亦,师之魂!徒步,我从读高小,读初中,读高中,读一生,一直在徒步徒步,真正意义,在生活道路上学步徒步的长距离中,难免不出岔子,不碰钉子,不遭痛苦,不受委屈,不遇曲折。尤其在布满荆棘,顽石,峭壁,穷山恶水,山重水复疑无路面前,极易磨炼体魄与心志。当然,徒步远行,也可游览名山大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世上有多少山水美景,人间有多少锦绣文章。登山临水,参透宇宙奥秘,参悟人生玄机。

  山水是历史的见证。班固《两都赋》,张衡《西京赋》,左思《蜀都赋》,司马相如《上苑赋》……帝王将相,拥有山河湖海,表达淋漓尽致。秦始皇修长城,汉武帝逐匈奴,王昭君出塞大漠,文成公主和亲吐蕃……都是为了保护大好河山。嵇康,在山水之间,俯仰自得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竹林七贤,山水间放浪形骸王羲之《兰亭集序》,清流激湍,流觞曲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柳宗元《永州八记》,苏东坡前后《赤壁赋》,徐霞客山水游记……源远流长,雅人高志!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简淡清新,美不胜收!

     1965511日,我们全校,4个年轻老师,带领100多个学生,不论年龄大小,春天踏青,徒步远游;时间一天,自带干粮,自备行具,行程50里。冯老师,不去,瘸腿,行动不便,勉为其难。

  从我们十里学校,过杨湾,过王嘎,过刘嘴——刘嘴:有又高又厚的寨墙,有又坚又高的炮楼;旧社会,跑犯——老日来了,跑犯;老蒋来了,跑犯;老日,老蒋,八路军,拉锯战;经常跑犯一跑,就跑到刘嘴,人多势众,森严壁垒,好躲过杀生之祸……

 过黄家寨——大闹钢铁,这里建小土炉,大高炉,日夜吐火,日夜跃进。我,曾经送过木炭的地方。邱广明,我最亲密的,在这里,读过初中;在这里,考上了高中……

 过淮河支流——宋河;过宋河店:我唯一的亲戚——小姨住的湾子。我小时候来过,还迷失方向;小姨和小姨父,把我找回来的。我四哥的妻子,我的四嫂,就是我小姨的独生女儿桂花枝。当时,不知道近亲结婚不好,反正我的三个侄女,都挺聪明……

 我们带着学生,沿路敲秧歌鼓点,昂首前进。队伍蜿蜒长龙,踏稻田小道,走本无路的草坡荆棘,到达洋山顶峰。洋山,巍巍峰顶,举目四望,一幅沁人肺腑的画面:山之北,秧苗青青,小麦滚浪,座座村落,緑树掩映,活像神景仙乡;山之西,山蛮重叠,延绵不绝,正如杜甫诗云: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山之南,片片水田,装满河水,正在插秧,阳光照射,闪烁银光;山之东,津津流淌宋河,由北向南,九曲十八弯,奔泻而下……

  巍巍峰顶,有个石洞。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那是观世音住的地方。观世音坐神台,谁要得罪莫发财。供神恭敬,观音神灵,若要得罪,必生大病。洞有避风珠,点灯灯不灭”……每当四月八,七月半,十月一,组织戏会,香蜡纸炮,求神拜佛……到这时,为了建宋河大桥,人们开山放炮,观音菩萨,不知何处去了……

一天行程,娃娃远游。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吴家店——我的读高小的地方——返回;整整饶了一个大圆圈虽然,孩子们渴了,饿了,鞋跑破了,脚磨泡了,烟扬气断……但,这次徒步远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饱览了春天气息……相信,孩子们,终生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