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东风汽车报》“东风副刊”,
发表散文《灯下杂记》100多篇。有的
散失了。现在发表若干篇,大家共享。
4·餐桌复调
餐桌前,家人相聚,家长里短。谈最近的工作,市场的物价,朋友的得失,公共汽车上奇遇。谈这个月奖金数目,下个月的工资浮动,彩电·冰箱·空调的行情。谈房子该不该买,家里要不要装修,孩子升学以及国家大事小情。
据说,吃饭时脑神经倾注在咀嚼上,心情就浮躁,心绪就不好,夫妻磨牙,孩子斗嘴,摔盘子砸碗,也在这个时候。
咱们每顿吃饭变换花样,但总是荤素搭配。特别有孩子吃饭,更要换新。有一样,就是碳水化合物过多,蛋白质不足。缺少蛋白质,影响发育,妨碍白血球的再生与能力。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摄取蛋白质,是我们的人均7陪,其中动物蛋白质是我们的14陪,就是吃牛羊肉比人家少。如此这般,个头没有人家高,体型没有人家好,力气没有人家大,精神没有人家足。人家一天睡一次,四·五小时就够了,从早到晚气神十足,很少午觉一说。而我们呢,早睡点,晚起点,中午睡一觉,一天“三饱两倒”,仍然感到无精打采。
如果我们历来也吃黄油面包高蛋白质,高大健壮,浑身力气,那么,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能打胜么?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火烧圆明园,西太后能逃到承德去么?1937年小日本敢发动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么?……餐桌上,边塞些米饭·黄瓜·豆芽,边呜呜呀呀扯些这些,妻子儿女听得停筷停嚼,觉得新鲜新异!
现在好多了,中国餐桌上,丰富多彩,花样换新,变化大矣。
我们有悠久的“吃文化”。天上飞的,山中跑的,地上爬的,田里长的,河里生的,家里养的,一应俱全。将来的世界,看我们辉煌中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