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明文存》屠正明著·中篇报告文学(三)·942篇
(2022-12-07 16:28:19)
《双明文存》·屠正明著·中篇报告文学(三)
正是龙腾虎跃时
冷 峻
的 智 者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
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都在于逢事问过“为什么?”——在
襄樊基地,有一批冷峻的智者。
在各路大军大显身手的想法基地上,我们特访了设计制造过著名“长桥线”的饶介民。他高大的身躯,白净的脸庞,不知道比原来增胖了还是消瘦了。这位铸造工程师,如今已经是铸造三厂的副厂长了。转战新的基地,他每天早起必打太极拳。老朋友异地重逢,没有无味寒暄,微笑的目光,不时透露出一种冷峻的思索。他每一开口,舌头仿佛先在嘴里转了几圈。思索能引人入胜,这大概是多年来,他与“舶来品”打交道中养成的新型素质。
“舶来品”,人们过去总是这么称呼进口的东西。要建成技术全新、产品全新的新基地,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采取技术引进、技贸合作、合资经营等方式,要汇聚大量的“舶来品”。
听饶介民副厂长介绍:“八平柴”发动机技术,要从美国康明斯公司引进;“五联供”电厂机组,将从美国引进;现代化试车场设计,与美国进行技术咨询;8吨柴油车的先期组装,也要引进“sod”"ckd"件……这些为人鲜知的新名词,不经一大套解释,确实有些令人懵懵懂懂。
就说铸造三厂吧,它形成一个“铸造拳头”,从日本三菱公司进口两条“spo”造型自动线;从瑞士*gf*公司进口两条*gf*开式双轨造型自动线。多么拗口的字眼啊,我们谈起来都觉得别扭,何况饶介民他们要去降服它们呢?
剑虽利,不励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顺着饶副厂长两个多小时讲述,我们就去闯闯这个迷宫,看看智者们是怎样揭开“舶来品”的秘密,培养出特异的冷峻素质的吧!
1980年,远洋海货轮,载着两条“spo自动线”的140箱包装件,离开“樱花之国”,乘风破浪抵达青岛港。俗话说:“心思一座山”。花了700多万美元买回“舶来品”蜂拥而至。当时,铸造三厂刚刚筹建,连一块存放底盘都没有。他们当机立断,借用青岛铸机厂一块空地,就地开箱验收,按照调试。
开箱调试,并非撬开木箱,过目知数那么简单。你大概买过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诸如此类的家用大件吧,在搬出商店之前,你总要对照说明书或电路图,反反复复详细查识之后才能放心地离去。而验收玄妙莫测的现代化庞然大物,不知要比选择家用电器浩繁多少倍。
高大当140箱如屋的箱门打开,只见钢铁嵖岈,齿盘交错,管道参差,线路如织。验收组的同志们既有清点设备与装箱清单是否相符,又要清查设备与技术文件是否吻合,还要查看设备外观有无损坏。阳春三月,海滨青岛,正是春光融融,游人如织旅游盛季。验收组的同志们忍耐着大千世界、海光山色的撩拨,一头扎进一幢幢怒目圆睁钢铁之林,在只能容下一人的缝隙钻来钻去,依靠手电筒光亮,对成千上万的零件逐个清点。酷暑七月,炎炎烈日烤妁,全的包装箱内,闷热如蒸笼,负责机械与电气的技术员,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不顾箱内的热气、霉气熏人至昏,从设备外观到液压管路,从润滑系统的气压结构,逐一勘察。有35台主机和铺机,分别装在72箱内,错乱繁杂,拥挤得连站人的空间也没有,他们就在箱底板上爬来爬去。人钻出来,头发、鼻子、工作服,全湖满了粘糊糊的黄油……
验收完第一条“spo”自动线,他们查出了不少问题:设备数量与装箱清单、技术文件不符的有11箱265件;按合同应提供的安装管材,缺少700多米气动、润滑软管和接头;由于防锈、防潮、防雨措施不良,致使零件表面生锈有18箱486件;设备外观不同程度损坏,有12箱23件……
“百闻不如一见。这一系列数据,是验收组同志们智慧的发现,汗水的结晶!”饶介民说着,蔚然感叹。
商检证书,反馈到日本,厂家一·一不予承认。好吧,电报再传过去,如若不信,请亲自来过目!事实面前,日本一·一确认。
第二条“spo”自动线,是同日方代表共同验收的。谈判桌前,他们态度谦和得很哩:“我们向贵方赔礼道歉,缺损件一律补发,外观损坏,生锈折旧,3万6千元,我们赔上!”日方代表临行前,一再表示:“你们是我们的老师,今后有什么问题,商检出证,我们照此办理……”
什么是现代化?80年代,我们在铸造三厂看到了。那突兀威猛的主机列队肃穆,活像一排排威风凛凛的怒目金刚;那向四面八方牵线结网的液压管道,活像千万条人体脉络;那指挥千作万动的微机电控,活像虚无缥缈的天神在施展法术;纯净控制台,横竖成行的镶满赤橙黄绿青蓝紫指示灯,随着灯光明灭闪烁,电传打字机的纸带徐徐吐出,显示出条条复杂曲线……珠辉玉唤,光浮弥骊,让人慕地感到身居金玉灿灿的圣殿。
微处理机——spo自动线的神经中枢,却又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好在饶介民前往日本三菱公司订货期间,就与这位“林妹妹”厮混过一阵子。调试时,他牵肠挂肚,使出浑身解数,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力”,探索新的解决措施。没有编号的存储器卡,他像玩弄七巧板一样,翻来覆去的插试,尝试多种排列组合,最后——对号入座了;技术资料说明不统一的方面,他像老中医摸脉一样,探幽测微,使问题得以逐项解决。
"+gf+"高压造型自动线,从瑞士gf公司引进的。“+”管接头表示,gf公司是从制作管接头起身发家的。一个制作管接头的厂家,居然制造起第一流造型自动,并特意带上“+”型标志,是他们飞黄腾达的自豪。该公司宣称:“他们头一家设计这样的自动线”。我们引进的是第二台。
如何尽快消化掌握这条新型自动线?知人者智,自知之明。既然人家技术先进,就走出国门,去吸收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1982年春,几位中国客人,在异邦的国土上行色匆匆。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市,五光十色超级市场,他们无瑕驻足;奶油色高级旅游车,在日内瓦湖畔高速公路上驱驰,窗外迷人湖光山色他们无心观赏。周亚平、白景秋等几位工程师,惜时如金,婉言谢绝了热情东道主精心安排的参观旅游,白天听课,考察设备主装,晚上钟情于那一份份外文资料。
生活上尽量节俭。有时忙过了吃饭时间,他们就泡碗热干面了事。可他们提出技术质疑,却使厂方大为震惊:“不可小看这几位中国专家呀!”学完归国,在苏黎世机场,他们行李超重84斤,打开检查,除了几件换洗衣服,全是+gf+技术资料。经与反复交涉,才同意放行啊!而他们出国期间的生活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竞交回了百分之七十!
周亚平工程师由于过度劳累,回来患严重肝炎。他一边吃药,一边和白景秋工程师,带领赵跃进、陈鸿生等年轻的技术员,翻译50多万字的外文资料,向安装调试人员传授所学知识。
要掌握消化一条新型自动线,困难仍是接踵而至。液压管道直径在40毫米以下的,全部要用卡套密封。卡套密封技术国内尚未过关,花外汇再去购买吗?不!周亚平在否定这个思路之后,和其他同志在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的海洋中冷静幽浮。通过几种方案,20多次反复试验,成功地探索出一套应用国产卡套密封的方法,不仅为+gf+线的调试扫清了障碍,而且为今后应用卡套技术闯出了一条新路。
自动线全线联动时,压头将铸造沙箱内衬的塑料板挂掉了,红色指示灯不安跳动起来……电器工程师白景秋,迅速判断出是电器设计不周,监测信号不全所致。可是,这方面的隐患怎么被忽视了呢?
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器软件,是百景秋在瑞士学习的重点。然而,要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并非轻而易举。要娴熟掌握它们,必须具有慎密的逻辑思维,灵敏的记忆力,惊人的耐力,中间稍有错乱,就要重新梳理。所以,白景秋常常为梳理一项问题,坐在那里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爱人惦记他的身体吃不消,时常从60里开外的家里,拎着鸡蛋等滋补品来看望他。
啊呀,襄樊基地建设,确实是一所“大学”:一所现代化汽车学院,机械学院,电器学院!在这所大学里,不仅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日益提高,不少工人、干部对“洋设备”头头是道。在这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差距逐渐缩小,知识的作用明显突出,不懂技术,不懂外文,就连起码的操作也插不上手!
【续3】
【下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