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明文存》·屠正明著·中篇报告文学(三)·940篇

(2022-11-22 10:28:21)
标签:

杂谈

《双明文存》·屠正明著·中篇·报告文学(三)
                   正是龙腾虎跃时

【续2】
新   的   盘   
        《太平御览》记述盘古开天:天地混沌如鸡子儿,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         开辟, 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一日九变……
             新的盘古,举起时代巨斧,削平崎岖,砍尽荒芜,铺一条通向明天的宽宽荡荡         的坦途!

    入秋时节,这里仿佛一块没荧平军绿布,折皱不平铺在那里,以一股不动声色的气势,在远处清晰的划出地球圆弧。艳阳使单调而褶皱的布加重些颜色。空际浮动着一层朦胧的光晕,浮浮漾漾,晃晃荡荡……那情景,不禁使人想到“鸿蒙开辟”这个词儿,想到了“天维绝,地柱折”的洪荒古世…… 
      忽然间,盘古开天地的神话真的再现了——起初褶皱的军绿布轻微骚动,一条细微的泥浪辉腾起来,渐渐的转成激烈的涌动,腾起赤红色的泥涛。一群钢铁物件,像大海腾跃的巨鲸,从天际那一端朝这一端奔进。铮亮的银铲隆隆扬起,沙沙跌落,谁说不像盘古挥起的板斧有力的一劈!似乎有一个强劲的统一号令,在天穹震响。指挥着这威武雄壮的阵容。油坊岗为此激动了,发出欢快的呐喊。那齐头并进、无休止运动着“闹海巨鲸”,乘着翻滚的土涛泥浪,奔腾着,扩展着,终于占领了一大片莽原……
      二汽第二修建处机械队,1983年8月就从十堰转征襄樊,承担着新基地第一个建设项目——铸造三厂近40万立方米铲运、平整工程。老天爷像要考验他们似的,进点两个多月,不歇气的秋雨连绵。油坊岗的膨胀土,“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严重阻止了开拓大军的铁蹄。两个多月中,净作业日只有18天,完成土石方量十分之一。队长宋宏勤,这个能征善战的铁汉,此时愁绪万端,一筹莫展。他真想一手遮天,使淫雨不落油坊岗。然而,时序中秋已过,淅淅沥沥的秋雨,却没有停止的迹象。
      他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半导体收音机,细听当地的天气预报。直到11月份,老天才渐渐放晴。
      宋洪勤欣喜若狂。瞬即带领全队百十号员工,57名铲运机手,17台铲运机,突飞猛进,争夺时间。
      刚才讲述的场面,正是宋洪勤机械队龙腾虎跃的情景。在油坊岗55万土方的一角,宽300多米,纵横400多米的地段上,从东到西,插上18趟三角红旗,划出17条作业带,17台铲运机日夜吼叫,如同古战场上雄兵列阵,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恶战。开始半个月内已经两移时间表,把早7点至晚7点,改为早7点至晚9点两班倒。但是,夺取“黄金时刻”的铲运机手们,到了收班仍然不下班,队长撵都撵不走,有的半夜里给撵回去,凌晨又悄悄来到工地,队干部毫无办法,只好“照顾情绪”,两班变三班,炊事班昼夜要开5次饭。一米见方的驾驶室里,好多人眼睛肿了,人拖瘦了,屁股捂出坐板疮,磨得血糊糊一片,可总是偷偷地洗,唯恐让人发现被撤下火线……
       坚毅顽强,英勇进取。持续51个日日夜夜,他们按计划提前10天竣工。
       攀比速度,在襄樊基地,并非“盲目蛮干”的同义语。油坊岗不再是榨工们手持油锤,漫不经心的敲击,那里的时钟,每个齿轮、每根链条,都在按分按秒疾驰不息地向前运行。
       铸造三厂厂长李应堂,一再嘱咐我们,你们写东西,一定不要漏掉二汽上上下下,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协助,他们是新基地大后方啊!

       就在二修机械队蓬勃奋进的前夕,二汽工程设计院,早已打响了工厂设计的酣战。按照铸造三厂的综合进度,要求核心项目的球铁车间设计图纸,必须提前交给施工单位。目前,满打满算,不足两个月时间,面对繁重任务,工程设计院设计科密烈群、陈忠良两位科长,进行周密安排。请看他们从2月6日到13日的工作情况吧:
       6日到7日,讨论制定2/3月工作计划;8日,制定施工设计原则,设计深度要求和画法规定;9日,研究各工部设计原则;10日至11日,讨论解决各有关技术难题;12日星期天,13日全面拉开设计战斗序幕……
      “怎么?你们怎么也来了?”13日一早,当同志们碰到梁国刚、张忙敦时,不约而同发出疑问:他俩都是回家结婚的,按规定,都还有10天假期。新婚燕尔,哪有新郎不恋新娘的?但是,从这天起,工厂设计全部展开,他俩虽然“蜜月”没完,还是提前回来了。
      “小伙子,可别和身体过不去呀!”医院门诊部里,一位大夫正在给一个病容满面的小伙子诊断。他叫林俊平,在这次工厂设计中担任“主攻手”。28天里,他没过个星期天,没睡过通宵觉,紧张工作,致使他胃病常患。但他克制着,直到前两天把图纸交给了描图组,这才来看病……
       哪个儿女不是父母的心头肉?洗净喜工程师的大儿子,眼睛不幸因公受伤,动了手术。可他强忍自己情感,20多天里,从没有因为受伤儿子影响过一丝不苟的工厂设计……

     我们来到铸造三厂主厂房的工地上,设计图纸上构想,已经变成壮观的现实。一眼望去,水平方向是千万根钢筋编成的纵横交错的钢筋之网,竖直方向是千万束钢筋组成的密密麻麻的钢筋之林。
      在千万吨水泥混凝土与浩瀚的钢筋网林支撑起的铜墙铁壁上,我们又和省建一局一公司的老战友兴会了。他们十堰老基地,曾经建设过铸造一厂、发动机厂、化油器厂、轴瓦厂、水厂等五大分厂,以及产品处、工艺处、检查处三大处室,为二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出山之后,襄樊基地建设的号炮一经铭响,他们立即 挥师东进,又为二汽的大发展大显身手。
      豁然拉开的战幕,是铸造三厂厂房地下室的开掘。车水马龙,铲斗翻飞3000万方工程量仿佛解决于顷刻之间。我们站在工地上,仅看到一台掘土机在“打扫战场” 。操作者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驾驶台上,她一边旋转着座下巨大的转盘, 一边仰望着铲斗那飞流直下的泥土“瀑布”……
       “地球转,车轮转,机不停,汗不断……”凝视眼前的情景,想起他们写下的豪迈诗句,我们深深懂得了是怎样攻打这场硬仗的!
       “遥想当年,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新野”,第二修建处支部书记张谷生,曙望着纵横基地的襄樊·新野公路,感叹道:“他诱敌深入,出奇制胜,而我们却是硬碰硬啊!”
        是的,他说这次施工有“三大”:工程量大。地下室开掘3000方,顶板制作了两个月,耗用混凝土1200吨,预埋建筑用的三大宝——钢管、铁扣、模型版,全部家当都投了进来。
        浇灌量大。地下室浇灌原计划5天完成,正遇上梅雨季节,大雨昼夜不停。浇灌这行当,一上手就不能停,停下来再浇灌,就会出现蜂窝、鼠洞、夹生层,影响工程质量。他们硬是雨水、泥水、汗水混为一体,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
       吊装任务大。下一步就是这个硬茬子。一根柱子,高15米,重二十吨。35吨大吊车,自重20吨,只能承重3吨的顶板上,如何吃得消?现在就开始实施这一“冒险”行动了。
       再看看对面镶嵌着“全优工程”铭牌,那大型倉库,机模车间,试制车间,高纵挺拔,魏巍屹立,是他们智慧和力量的证明么?
       ……
      文字的记录,总落后于事实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流速,结构吊装突飞猛进,高空吊塔日夜旋转,满天耀眼的焊花四处飘坠,庞大的钢结构凌空衔接,一座南北朝向的主厂房迅速崛起,地平线上日新月异变幻的粗线条,正渐渐勾勒出襄樊基地雄伟工程的轮廓了……当置中华人民共和国36周年庆典之际,我们仿佛听到了这里传来的锣鼓震天,鞭炮齐鸣!
      厂房只是一座宽广的舞台。带到这里的主角——现代化的设备登台后,才是真正开戏的时刻呢。
      啊,新时代的盘古,又开辟了新的天地!
【下续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