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明文存》10·邱广明著·报纸发表部分文章·914篇
(2022-03-15 10:59:11)
《双明文存》
邱广明著·报纸发表部分文章
一,兰花颂
兰,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状,草质。
早春,由叶丛间抽出花葶。每葶,开一朵或数朵。花,淡黄,紫红,绿色,清香。
生于山坡林荫下,可盆栽,分株繁殖,作为观赏植物。 常见的品种:春兰,蕙兰,夏兰,秋兰,寒兰,墨兰等。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赏兰于幽谷,颂兰为“王者香”。意在励志,悟兰香可育人善化,教育于后人。孔子家语:“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屈原吟“离骚”,颂兰花,喻兰花若美人、如君子,意在自修自省,向美求善之心不移,爱国之心,纫佩于怀,人如兰,品如兰,香逾兰。 数千年来,古人在赏兰中,溶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博大精深。
郑板桥爱兰忠贞不渝。《折枝兰》诗写道:“多花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又云:“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从不同角度,写出兰花的高雅品质。苏澈的咏兰:“兰生山谷无人识,客中乐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穗,更怜细叶巧凌霜。”兰花严寒不凋,芬芳高洁,幽香四溢,获得压倒群芳的赞誉:“香祖”、“王者之香”、“空谷佳人”、“花之君子”。
兰花,人类文明和健康作出贡献。1933年,红四方面军打破国民党围攻,解放大巴山区。时任政治部主任兼总院长的张琴秋,她对伤员治疗、护理之余,还翻山越岭,采回很多兰花,用药瓶插在伤病员的床前。战士们闻兰花独特的香味,顿觉心静气爽,说:“兰花竟有驱邪安神的作用。”有的伤病员请求护士:“如果去见马克思了,莫忘在我的坟前载几丛兰花!”
解放后,这里建成烈士陵园。战士坟前,栽种兰花,连年开放。当地老百姓编了写“神话”,说:“那些花,是烈士变的。红花是血变的,绿花是衣裳变的。动了红花要遇火灾,动了绿花,要穿孝衣。”这样,兰花越开越旺,取名叫“红军花”!
老一代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陈毅都喜欢兰花。朱德平生爱兰,从井冈山到中南海,工余政暇,养植兰花。有诗咏道:“东方解冻发新芽,芬蕊迎春见物华。浅浅梳妆原国色,清芬谁得胜兰花?”董必武有“兰有四清:气清,姿清,神清,润清。”陈毅《幽兰》诗:“幽兰在山谷,本子无人识。只为生香重,求者遍山隅。”1959年12月,周恩来总理将中国兰花,赠送日本朋友,打开了中日友好大门,赋予兰花深刻的政治内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