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第1题 在创设谈话情境中,无论以哪种方式创设谈话情境,都必须以有利于( A、幼儿谈话 )为前提。
A、幼儿谈话
B、教师组织 C、幼儿倾听能力发展 D、幼儿智力发展
第2题 在讲述活动中,(B )
A、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讲
B、幼儿可以学习认识事物的顺序和方法
C、幼儿无需给听者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
D、幼儿可以听老师讲故事
第3题 讲述活动的语言独白特点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经历(D、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
)的过程
A、独立完成编码
B、从独立完整发码到独立完整编码 C、独立完整地发码
D、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
第4题 在讲述活动中,幼儿的实际情况使得(B、幼儿不能完全凭借记忆
)进行讲述
A、幼儿不能凭借记忆
B、幼儿不能完全凭借记忆 C、幼儿能凭借记忆
D、幼儿完全不能凭借记忆
第5题 (2.0) 分 说明性讲述是()
C、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
A、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
B、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讲述出来
C、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
D、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第6题 (2.0) 分 选出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本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语言是一种思维形式
A、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B、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C、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D、语言是一种思维形式
第7题 (2.0) 分 、后天环境论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皮亚杰 D、贝茨
第8题 (2.0) 分 ( D、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完善的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
A、活动目标的确定
B、活动过程的展开 C、活动结构的研究
D、活动内容的选择
第9题 (2.0) 分 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B、儿童发音能力的发展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
)。
A、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容易
B、儿童发音能力的发展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
C、儿童发音能力的发展早于辨音能力的发展
D、儿童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辨音能力的发展同时进行
第10题 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整合性体现在早期阅读是(
A、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结合 A、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B、教师体态语和引导语 C、书面语言和绘画语言 D、书面语言和故事情节
第11题 在幼儿园里,常见的阅读场所是(A、语言角、阅读区
)
A、语言角、阅读区
B、操场、走廊 C、活动时、休息室 D、桌椅边、餐桌边
第12题 (2.0) 分 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小班幼儿诗歌和散文仿编活动的重点是(
B、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换词)。 A、迁移原作品的经验
B、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换词
C、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
D、感知和记忆原作品的词汇
第13题 (2.0) 分
幼儿园文学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它的第一层次是( A、理解体验作品)。
A、理解体验作品 B、迁移作品经验
C、学习文学作品 D、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
第14题 (2.0) 分 选出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的一项
D、幼教专家评价法
A、自由叙述评价法
B、观察评价法 C、综合评价法 D、幼教专家评价法
第15题 (2.0) 分 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认为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这三种知识是(B )。
A、社会知识、学校知识和语言知识
B、社会知识、认识知识和语言知识
C、社会知识、家庭知识和语言知识
D、社会知识、情感知识和语言知识
第16题 (2.0) 分 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有一定依据,选出不属于的一项
D
A、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C、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
D、教师熟练掌握的教学内容
第17题 (2.0) 分 对幼儿谈话活动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
)
A、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
B、帮助幼儿打破谈话规则的限制
C、增强幼儿通过谈话获取信息的意识 D、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18题 (2.0) 分 儿童归纳图书内容的“图书命名法”一般适合于( D、中班后期 )的儿童使用
A、小班前期
B、小班后期 C、中班前期 D、中班后期
第19题 (2.0) 分 先天决定论主要是指(A、乔姆斯基
)的转换生成理论流派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所做的解释。
A、乔姆斯基
B、斯金纳 C、坎特 D、皮亚杰
第20题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性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A)
A、不断减少
B、不断增加 C、没有增减 D、快速增加
第21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3个方面,它们是(B、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育活动目标
)。
A、终期目标、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
B、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育活动目标
C、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早期阅读行为培养目标
D、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目标
第22题 通过谈话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帮助幼儿建立起几种倾听技能,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D、表述倾听能力
A、有意识倾听能力
B、辨析倾听能力 C、理解性倾听能力 D、表述倾听能力
第23题 幼儿在讲述活动中,(A、说话不能很随意,不能宽松自由地交谈 )
A、说话不能很随意,不能宽松自由地交谈
B、说话可以很随意,可以宽松自由地交谈
C、幼儿主要是听教师讲述表达。
D、幼儿和教师之间随意交谈。
第24题 (2.0) 分 早期阅读活动特征告诉我们,早期阅读活动与(B、讲述活动
)紧密相连 A、谈话活动
B、讲述活动 C、表演活动 D、绘画活动
第25题 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我们称之为(A、言语 )
A、言语 B、编码
C、译码 D、语言能力
第26题 (D、书面语言 )是实现文化保存和传递的最佳方式。
A、口头语言
B、日常语言 C、文学语言 D、书面语言
第27题 选出不属于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的一项( D、教师显性指导的原则)
A、活动经验连续性的原则
B、活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 C、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D、教师显性指导的原则
第28题 描述性讲述是(C、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 )
A、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
B、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讲述出来
C、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
D、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第29题 (2.0) 分 幼儿园中班编构故事的重点应放在编构故事的(C、高潮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第30题 将教育信息返回给教师用以调整改进教育过程这是教育评价的( A.反馈作用)
A、反馈作用
B、诊断作用 C、增效作用 D、帮扶作用
第31题 行为主义者贬低人类生理基础的作用从根本上抹杀了(C、人与动物
)之间的本质差异。
A、不同人种
B、男人和女人 C、人与动物 D、成人和儿童
第32题 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B、活动
)、内容和方式的整合。
A、形式 B、活动
C、评价 D、目标
第33题 下列有关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层次结构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教师制定具体活动目标要符合年龄阶段目标,终期目标往往不过多考虑)。
A、学前教育的终期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
B、具体活动目标是为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服务的
C、学前儿童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是由教师自己制定的
D、教师制定具体活动目标要符合年龄阶段目标,终期目标往往不过多考虑。
第34题 幼儿园谈话活动与日常谈话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谈话活动具有( C、有目的、有计划
)的特点
A、无预期目标和计划
B、随意性 C、有目的、有计划 D、自发性
第35题 儿童大约( C、5
)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这时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已基本完成。
A、3 B、4
C、5 D、6
第36题 机械模仿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在(A、20世纪20-50
)年代一直很流行。 A、20世纪20-50
B、19世纪20-50 C、20世纪20-80
D、19世纪50-80
第37题 (2.0) 分 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途径是(A、早期阅读活动
)。
A、早期阅读活动
B、早期谈话活动 C、早期讲述活动 D、早期欣赏活动
第38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整体结构包括语言教育目标、语言教育内容、语言教育过程和( D、语言教育原则
)四个要素。 A、语言教育环境
B、语言教育评价 C、语言教育方案
D、语言教育原则
第39题 言语是一种(B、个体心理现象 )
A、社会现象
B、个体心理现象 C、约定俗成的现象 D、工具现象
第40题 儿童外耳道壁未完全骨化和闭合,要到(B、5 )岁才能完成。
A、3 B、5
C、10 D、15
第41题 中班幼儿对图书的选择要求是(B、情节较为复杂、画面之间关联较明显的单页多幅图
)
A、情节简单、人物形象、色彩鲜艳的有短句或词汇的单页单幅图
B、情节较为复杂、画面之间关联较明显的单页多幅图
C、情节丰富复杂的图书或常用字多、独体字较多的单页单幅图
D、儿童有兴趣的无论单页还是多页的图书都可选
第42题 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C、审美能力、文学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
A、知识教育和智力的开发 B、道德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C、审美能力、文学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D、人际互动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43题 文学活动中儿童进行创编必须有二个条件是( )
A、经验、动机
B、话题、学具 C、凭借物、教具 D、经验、教师引导
第44题 (2.0) 分 幼儿园文学作品的教学,不仅可以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扩展幼儿的词汇量,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 A、倾听
)技能。
A、倾听 B、朗读
C、表演 D、模仿
第45题 (2.0) 分 勒纳伯格认为,语言既然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 B、关键期
) A、重复期 B、关键期
C、升华期 D、强化期
第46题 (2.0) 分 完整语言教育的观念认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当是( B、全面的、完整的
)。 A、整合统一的
B、全面的、完整的 C、全面的、多样的
D、完整的、真实的
第47题 (2.0) 分 活动教育观要求教师更多地提供学前儿童充分( B、操作语言 )的机会。
A、学习语言
B、操作语言 C、加工语言 D、吸收语言
第48题 (2.0) 分 具体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受制于(A、终期目标 )
A、终期目标
B、游戏行为培养目标 C、倾听行为培养目标
D、表述行为培养目标
第49题 (2.0) 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步骤包括制定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C、策划活动流程
)、拟定活动方案的一般流程等几个步骤。
A、研究儿童心理
B、布置活动环境 C、策划活动流程 D、精心制作教具
第50题 (2.0) 分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话题是( D、教师精心设计的)
A、幼儿随意产生
B、根据幼儿园发展水平拟定的 C、由幼儿语言特点决定的
D、教师精心设计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