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乐趣
(2014-02-16 15:14:27)
教师阅读是一个被人们谈得实在太多的话题。以至于有的时候这个话题竟变得有些沉重。其实,从我个人的阅读体会而言,阅读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阅读的魅力首先在于能让阅读者获得乐趣。
阅读起码有三个乐趣:得到了原先不知道的信息或者知识;透过文字了解了作者的感受;从文中或者书中读出自己。我很喜欢龙应台的《目送》,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
从“长长”、“一寸一寸往前挪”和“停留片刻”、“闪入”、“倏忽不见”的对比中,我能感受到母与子不同的心理状态。我时常将这篇文章推荐给同行。
《目送》的第三节写道:
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目送》中间有一个小节和最后一节的文字一模一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三个小节构成了一个圆圈,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圆圈。你在目送前人,后人则在目送着你。此生有缘成为亲人,理当惜福惜缘彼此善待。有一次,当我把这些感触告诉同行时,一位长我多岁的男老师不禁潸然泪下。活动结束后,还特地向我致意,说文章和我的解读让其想到了自己的经历,说话间竟又哽咽起来。我想,这就是好文章的力量。这就是读好文章的乐趣。
作为教师,单是自己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还不够,还要在师生共读中传授一点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让孩子们也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我教学生读老舍先生的《母鸡》,从一句“可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入手,先读出作者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而“不敢再讨厌母鸡”,再读出作者因为母鸡欺软怕硬喜欢炫耀而“一向讨厌”它。然后前后对比,用一条折线画出文章线索。最后,让学生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从中找出描写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读巴金先生的《狗》,画出文章的线索。圈圈画画之间,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读懂文章,体验发现的愉快。
不同的文章不一样的书,阅读指导的方式也应不同。有些书需要大声读给学生听,有些书要当作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有些书需要让孩子们静静地看,还有些书适合用来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读书很快,一本书没多大功夫就看完了。那是因为有吸引他们的情节,有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小学生读书也很慢,拿起来看看放下了,过段时间又拿起来看看,总也看不完。不管读得快还是慢,总有些家长在困惑——书读了不少,怎么作文一直写不好。读得快是好事,一本接一本地看,即便是囫囵吞枣也无不可,因为读书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读得慢,也正常。孩子们不是为了写作文而读书的。引导孩子读书最忌功利,最忌希望学生读完立刻懂立刻会。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要学生回答,那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考虑。读书更是如此,你把一本书一篇文章推荐给了学生,然后你能做的就是等待。如果等来学生主动和你交流心得,那当然很开心。如果等不来,也不必难受,你要相信,只要读进去了,终归会有用。
所以还是回到上面的那句话——要葆有一颗赤子之心。有了赤子之心,你就能理解儿童,你就能知道,儿童阅读应该是多元的,你就能知道,阅读不是儿童生活的全部,于是你的阅读指导就会更有效。那时,你获得的乐趣就不仅仅在阅读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