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
(2012-04-18 22:20:35)
标签:
杂谈 |
《看不见的爱》是精读课文,我分成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复习《父亲的谜语》一课中“深邃”和“饱经忧患”二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因为饱经忧患所以父亲的眼神才显得神秘深邃,写出了父亲不愿意将不愉快传递给女儿。)
小结: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新授
1、读了《看不见的爱》,对那个部分印象很深?学生交流。随机板书:
作者散步时发现一个母亲陪着孩子在打弹弓。
母亲鼓励盲童不断尝试打中瓶子。
盲童终于打中了瓶子。
(课文较长,且有大量的对话描写,所以学生对文章结构无法弄清,用这个办法来梳理。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引导他们理解“看不见”的含义。)
2、读第一节,了解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3、读第二节,找找其中的重点词自己分析并小结方法
重点讲解: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体会“轻轻”、“安详”的意思和作用。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第二部分,用学过的方法,找重点词,思考读法。
二、用多种方法指导读第二部分
三、找出与“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对应的句子
四、比较句子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从这些句子中的重点词能读出什么?
比较最后一句话与板书提纲的区别。
五、根据提示(板书)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