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朱自清读本》后记
(2011-07-30 11:46:26)
标签:
杂谈 |
小学生常读常写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我就以此确定了整本书的主体框架。《背影》、《荷塘月色》、《匆匆》这些名篇自然要选。朱先生走过许多地方,写过不少游记,也是要选一些的。其中,我特别重视朱先生写在欧洲游历的那些文章。现在社会发展,出国方便,文中提到的一些国家,有的小读者也曾去游览过。读了文章,将自己的感受与朱先生的感受做一番比较,或者将当下的中国与外国做一番比较,都是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事。如果有的小读者还没机会出国旅行,没关系,读了朱先生的文章,便是完成了纸上的旅程,一样增长见识,启迪思考,为形成国际理解观念打下基础。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促进思维。对小学生而言,读书还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朱自清先生说自己“是一个国文教师”,写文章时“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他把这种态度称作“不放松文字”。这些不被放松的文字正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绝好教材。编选文章时,撰写导读提示、“读与思”时,我的脑海里常常闪出这些话。我努力着,期望小读者们阅读本书后,一方面能了解作者写了什么,更希望大家能明白作者是如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们可以如何借鉴学习。朱先生还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这话,我是很受用的。帮助孩子们学会控制文字的本领,让他们体会到控制文字的愉快,乃至在发展语言能力中全面成长,不正是我这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内容吗?
道理是想得清楚的,但终究力有所不逮。好在钱理群先生审读了书稿,写下七千余字的修改建议。在钱先生的引导下,每篇文章后面的“读与思”更准确地把握住了朱自清先生的语言风格,并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妙的是,钱先生写下一些重要的连接语,将全书各个部分连成一体,于是书有了主线,有了灵魂。相信小读者们读完本书,自会明白其中的好处。
对我而言,阅读、思考钱理群先生的审稿意见,使编选工作成为一个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让我对正在实践的文学教学和文章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为此,我要向钱先生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我还要感谢陈力君教授,她为本书编选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使这项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很巧,今天是先父冥诞。他如果知道我编了这本书一定会很开心。我永远记得他的背影,记得他给予我的种种。
朱煜
2011年7月2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