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十二

(2011-05-30 20:15:37)
标签:

杂谈

 

《中国教师报》五月份某期头版有条关于杜郎口中学的报道。报道中有一小段说,某老师没有学过英语,却当了六年英语组长。这个老师去听英语课,课后批评执教者,说讲得太多。于是这个组长宣布以后英语课上,教师一句话也不可以说。

看了这一小段,我产生很多疑问。第一,没有学过英语,怎么听英语课。完全听不懂啊。但转眼一想,我明白了,这个英语老师一定不是完全用英语教学。我高估了杜郎口中学英语师资能力。第二,没有学过英语,就是说不懂英语,这样的组长如何指导英语教师发展专业能力呢?这样的人事安排等同于儿戏啊!难道杜郎口中学英语组设一个行政组长一个业务组长?行政组长负责事务工作,不需要懂英语?不知道杜郎口中学对教研组长和教研组建设是怎么看的?第三,教师一言堂当然不对,可一节英语课,英语老师一句话不讲,那么是不是可以不要英语教师了?英语课换成其他学科老师来上,特别是组织能力比英语老师强的老师来上,是不是教学效果更好?这个著名中学对英语学科是怎么认识的?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是怎么理解的?第三,听了一节不好的课就宣布这样的极端措施,是不是妥当。这样的教学管理是否科学?是不是太粗糙了?

假如事实与我看到的报道不一致,那么这样的报道登出来,而且还放在头版合适吗?我忽然想起几年前,《中国教师报》约我给教师推荐书,结果把我认为价值大的书目都删去了。

做事情太粗糙。太不专业了。

20115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5月28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