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西单女孩凭什么不能上春晚?

标签:
春晚西单女孩人大代表艺术赵本山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1年1月16日开幕,人大代表、中央歌剧院马梅在会议上谈西单女孩上春晚时说道:一个在西单地铁通道里唱歌的女孩怎么就上春晚了。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学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但一个在西单地铁的女孩,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人上了春晚,是一种走捷径的做法。如果这样大家都去西单唱歌好了,别去学校学习了。
马梅的逻辑——西单女孩不应该上春晚的理由是没上过正轨的艺术院校,只是在地铁里唱歌的流浪歌手。而艺术院校的学生应该上春晚是因为上过正规的艺术院校。老艺术家应该上春晚,是因为国家封了“艺术家”称号。这是什么逻辑?典型的官僚逻辑,只有官方认可的才有说服力?政府承认的才资格上春晚?不过从马梅口里说出来也正常,她是人民代表,不是P民代表。
马梅说:“如果这样大家都去西单唱歌好了,别去学校学习了。”请人大代表搞清楚,任月丽在西单地铁唱歌是做为一个P民无奈的选择,您以为她真的乐意在寒冷的地铁里唱歌吗?在我们这些P民眼里,在地铁唱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马代表却认为在地铁唱歌是走捷径的方法。看来人民代表看问题的确与P民不一样。
我觉得,任月丽比艺术院校的学生强的一点就在于她有勇气为了生存抱着吉他在地铁里唱歌。春晚之所以选择她,并不是因为她的演唱有多出色,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在逆境中求生存的精神。她代表了一群人,一群与她一样的P民。任月丽同志才是真正的“人民代表”。
对于“炒作”,我觉得不一定完全是坏事。要看炒作的内容,我认为像任月丽这样的女孩应该炒作。任月丽出生在河北涿州偏僻的农村,由于父母多病,自小由奶奶带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仅16岁的她孤身一人来到北京。炒作可以帮她摆脱经济上的困境,贫穷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件悲惨的事情。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摆脱贫困,凭什么任月丽不行?凭什么她一辈子就得受穷?做为一个艺术家,一个人大代表,对一个想摆脱贫困的流浪歌手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是否过于残忍?
马梅提到了艺术学院的学生,先不论这些学生的水平如何,如果我是人大代表的话,我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为什么艺术院校的学生给他人当二奶的多?为什么一到周末大批的女学生会被轿车拉走?某些艺术学院的老师把自己的女学生当成交际的工具,带出去走夜场,为什么视而不见?或许马梅是艺术家,是人大代表,只会讨论高雅的艺术,不会讨论低俗的房术。
我认为中国正真的表演艺术家大多数来自于民间。赵本山、郭德纲、崔健、许巍、李连杰等等。我想问问,国家封的所谓艺术家,有谁超过这几位了?我相信良好的艺术教育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家,但我不相信中国的艺术教育。中国艺术院校会培养出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但比例小的可怜。我国应该是艺术院校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大多数都是“创收机构”。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八十年代是最繁荣的时期,但那时的艺术院校远没有现在多,教育设备远没有现在先进,艺术创作的条件远没有现在优越。但为什么支撑起中国当代艺术的还是八十年代崛起的那波人?原因就是教育出了问题。我们之所以喜欢民间艺术家,因为正规的艺术院校培养不出艺术家。
任月丽没有上过艺术院校,她不是艺术家,她只是流浪歌手,所以艺术与她无关。艺术院校的学生是搞艺术的,春晚是百姓舞台,所以与艺术院校的学生无关。既然是艺术院校的学生,那就专心的搞艺术,别总惦记着春晚。